返回
项目简介

枣庄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简介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03-29

枣庄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简介

(共计41项)

王怪物的故事

王怪物的故事滕县地区家喻户晓,临近的邹县、峄县、微山县流传也很广泛。王怪物即王九皋,为帝师王东槐(1802—1852年)的后人,由于他做事放荡不羁,行为古怪,人们给他送了个“怪物”的外号。久而久之,王九皋的真名就没人叫了,都叫他“王怪物”。清末,王家随着腐败的清政府而败落,王怪物屡试不第,变得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产生了对所处社会不满情绪。在他一生中,留下很多故事。其中广为流传的有:《“怪物”的由来》、《还家路上》、《衣帽上吊》、《头拱孝帽》《巧骂乡绅》、《瞻前顾后》、《计压李二》、《智挡府台》、《巧治店主》《婚丧互戏》。这些故事无不透露出王九皋反封建反压迫的思想,反映出他的良好愿望,充满着王怪物的智慧。王怪物也被被称为滕州的“阿凡提”。

四孔鲤鱼的传说

四孔鲤鱼的传说流传于滕州市滨湖镇微山湖的盘龙岛一带,在鲁南、苏北等许多地区也有流传。

据传说,微山湖的鲤鱼原来也是两个鼻孔。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乘龙船顺大运河南下,行至盘龙岛附近,水面有鲤鱼嬉戏跳跃。一大臣问这里的鲤鱼几个鼻孔?乾隆随口说道:当然是四个鼻孔了。皇帝口里无戏言,从那时起,微山湖的鲤鱼就是四个鼻孔了。因为受了皇封,四孔鲤鱼有了灵性。东海龙王招贤纳士,水族的鱼虾龟鳖纷纷前往应试。只有微山湖四孔鲤连过四关,并跳过了龙门。龙王封他为龙宫大臣。可它想念伙伴,思念家乡,舍不下家乡的蓝天碧水,就辞官不做,毅然回到微山湖。他不但统领同类治理水域,还常常到人间救危扶困,惩恶扬善。有一天,它被一个叫良心的穷人捞去,每天都给良心钱花。直到良心变成了财主,又想娶皇姑、当大官。四孔鲤鱼就惩罚了贪心不足的良心……。1959年,毛主席南巡,在兖州火车车厢里召见滕县县委书记王吉德,问及微山湖四孔鲤鱼的传说,王书记茫然,倒是毛主席讲出四孔鲤鱼的传说。

龙山的传说

龙山的传说起源于滕州市龙阳镇,流传于滕州及周边地区。明朝年间,龙山上曾建庙宇,吸引了许多僧人,善男信女烧香拜佛,香客络绎不绝。清中期,山下形成盛大庙会,鼎盛一时。清朝宰相刘墉曾登临龙山,留下诗句。

龙山的传说及故事,大都与佛教有关,大约起源与明朝龙山上建庙宇之后。龙山的传说有两部分,一是关于龙山的来历,二是讲龙山两个洞穴的故事,分别是《老龙洞的传说》,《老牛窟的马坷琅》。

关于龙山的故事有许多,大都情节生动,故事跌宕起伏,深受群众喜爱。故事语言朴素、简洁,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和俗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落凤山的传说

落凤山的传说是滕州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具有神话的特点。它体现了人们追求善良,祈求美好的愿望。主要讲了沂河边王家庄里一个孤苦无依的农家孩子王小,一天去山上打柴,捡到凤凰丢落的一枚铜钱,拿到龙宫里换到了龙王的公主,两人成家从此过起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不料,美貌的公主三娘让皇宫的薛王起了歹心,百般刁难,都没能难倒三娘,还让三娘把薛王教训了一顿。

王小打柴的山就是木石镇的落凤山,在这个故事之前叫山东,王小山东得宝,证明那鸟是凤凰,从那人们就把东山改叫落凤山了。落凤山的传说在滕州民间流传时间久,范围广,老一辈人靠着口口相传流传至今。1988年,滕州成立了“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办公室”,这个传说被收录“滕州民间故事”一书中。

坛山道士的传说

坛山位于峄城区境内。坛山道士主要活动于明代初期,在民间享有盛名,被称为“坛山道士”、“活佛”、“半仙”等,为人们除邪祈福、治病救灾。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坛山道士的传说。

峄县城池,是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州为县时始建。民间传说峄县城的选址、命名和建筑都和坛山道士有关。当时,峄州城已被战火摧毁,朱元璋派钦差官督导筹建新峄州,坛山道士及时点化钦差官和民众,说:“此处跑不开马,安不上营,不宜建州城。退一步海阔天空。”钦差官在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呈报朝廷,要求降州为县,并得到批复。在建县城选址时,坛山道士指出:仙坛山融鲁南地区山川地灵,人文风物的气韵和日月精华于一体;为创世圣主女娲氏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发祥地和圣土,此地最佳。于是,把县城定位在山环水抱之中。坛山道士并发表预言:“无论天灾人祸,山崩地裂,洪水泛滥等一切灭顶之灾,这一方人民总有安身立命的“一线之地”。由此,“峄县”之名随之确立。人们把他修炼道法的山叫做坛山。坛山道士的传说反映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宗旨。

仙人洞的传说

仙人洞位于峄县城东十里的青石山上。仙人洞名的由来,据《峄县志·地理志·山川》(康熙版)所载:“仙人洞,县东七里青石山,其顶有穴,深数丈,旧传有异人炼形于中,仙去因名”。仙人洞的传说主要分布在以吴林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坛山街道、左庄乡、肖桥乡等老峄县地区。

据传,在古代,一个贩卖鲜鱼的人从山下路过,见青石山山青水秀、洞口祥云缭绕,便将鲜鱼寄放于山下的客店,上山游玩。来到山洞前见两仙翁,谈笑间飘然入洞,落座茗弈。鱼贩在洞内一心观棋,恍然间觉得洞外树叶由绿变黄,由绿变黄,当仙翁去时,鱼贩也打道下山,他来到客店却不料客店已全然变了模样。来到家乡,一切也变了模样,家中人全是他的儿孙之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仙中留一日,世上过百年。

仙人洞四周悬崖,西岩尤峻峭。雨后瀑飞千尺,直泻洞底,洵胜地也。岩之西有朝阳洞……又东二丈许为玉皇洞,中设神像,洞甚浅隘,以神像故名。仙人洞的传说具有神话色彩,也包含了人生智慧。每年的阴历三月十五日定为仙人洞庙会,届时有很多善男信女去仙人洞祭拜。

冯谖的传说

冯谖,战国时齐人,是薛国(今薛城区陶庄镇)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好客养士”、“好善乐施”,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起初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力、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侍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其中流传较广的故事有:《冯谖焚卷义市》、《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冯谖的远见》、《鸡鸣狗盗出函谷关》、《冯谖献计》、《小人出使小国》、《孟尝君入秦》。

仲虺的传说

仲虺,又叫莱朱,是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滕县南四十里。身为商汤的“左相”,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仲虺的治国之道曰:“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这里讲的“国之利”,即《左传·宣公十二年》仲虺所云:“取乱、侮亡、兼弱也”

薛城唢呐

唢呐在明洪武年间随移民的迁徙传入山东薛城一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演奏。渐形成了以薛城、滕州、峄城为中心的 “平派”。据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刘勇先生考证,我们鲁南唢呐主要分为木杆和铜杆,薛城就是铜杆唢呐的发源地。“平派”所使用的主要是铜杆唢呐,又根据雅调(MI)、平调(RE)、凡调(SOL)、越调(LA)、五字调(DO)等五调子规定了相应的曲目,而形成了“平派”的特别风格。铜杆唢呐曲目主要有:《十样景》、《清河令》、《柳青娘》、《一江风》、《集贤宾》、《五六五》;独立使用铜杆的曲目有:《采茶歌》、《柳金子》。

鲁南铜杆锡笛

铜管锡笛是唢呐艺术的一个种类,主要分布在以老峄县为中心的济宁、临沂、费县、邳州市、徐州市等地区。起源于明代,是峄县唢呐世家胡氏三代流传的传统音乐。同时还有尹氏相传三代,阴平苏景兰及女婿刘广友等苏刘两个家族成员相继传承。

铜管锡笛的结构主体为铜管,三十公分左右,上端细,下端粗,顶端安置用运河芦苇扎制的哨子。哨子与铜管结合的地方有一个像古铜钱大小的用运河河蚌贝壳刻制的气盘,铜管上有八个孔,正面七个,背面一个,下端是用于扩音的喇叭碗。所谓铜杆锡笛就是用铜制成的唢呐管(杆)。下端用锡制成的扩音喇叭碗。或用锡制的唢呐管,用铜做成的唢呐管,因此称作铜杆锡笛。

鲁南铜管锡笛的传统音律有:商、宫、五、六、反、巩、尺七个音节,谱曲多为口头传授,无文字性记录。铜管锡笛可以演奏一切曲调,能完成包括金属管、木管、竹节管等一切唢呐的演奏曲,可是木管和竹管虽然也能演奏铜管的特色曲,但他们吹奏不出来其独特的味道,这是铜杆锡笛的艺术演奏特色。

铜管锡笛演奏除了常用的吐音,滑音,指花 ,颤音 ,以及吞、吐、垫、打、抹、压等技巧外,还有舌冲音、气冲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等特殊技巧,以上这些都是很铜管锡笛较典型的技巧。

鲁南铜杆锡笛在全国全省均为唢呐界的一大特色,据老艺人讲,山东唢呐共分三派,鲁北地区以原始柏木管为主,后来又用枣木,紫檀,梨,杏,红木等原料制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一般常用的是竹节管,以枣庄市为中心的鲁南地区为“平派”则以金属制作的唢呐为代表。演奏乐器主要有:大唢呐、小唢呐,古筝,二胡,笛子。演奏作品主要有:《采茶歌》、《庆贺令》、《五六五》、《上调反调》、《祭贤宾》

渔灯秧歌

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流传在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早在清代中期就在当地盛行。当时台儿庄运河两岸普遍流行着一种民间“乡会”的文艺活动组织,从春节期间至演出正月十五,遇到丰收年景,串演到正月底。“乡会”演出的节目多种多样,其中渔灯秧歌是很受群众欢迎的节目。

渔灯秧歌的演出场地,多采用广场或大街表演,晚间效果更佳,演员十四人,分别扮演渔翁、渔婆、货郎、憨丫头、小姐、先生、四鼓(男)、四锣(女)。根据人物的性格,主要演员舞步各有不同,渔翁多用“横跨步”,粗旷稳健;渔婆多用“小碎步”,左右摇摆,跑起来如水上飘;

渔灯秧歌伴奏主要用击打乐。击打乐分里外场两部分。外场是专门负责伴奏的人员,有5人,由大锣、小锣、大叉、小叉和大鼓组成;里场是扮演人物的演员兼乐手,有4男4女,4男演员演奏腰鼓,4女演奏小锣。渔灯秧歌的曲谱包括曲调和唱词两部分。曲调是喜庆欢快的传统民间小调,唱词不受局限。秧歌队演唱时,在外场的锣鼓收住,演员中的4鼓4锣可随唱词打出节奏。其中2人领唱众人应,也可每人一句众人应。它的唱词一部分是多年流传下来的民谣,也有一部分是根据不同情况即兴创作,换词不换曲,歌词多为七言。

渔灯秧歌是运河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性民间艺术,其内容主要是反映运河两岸民风民情,是劳动人民创造生产的有利象征。渔灯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严谨而完善的格式,对于研究鲁南地区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人灯舞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镇驻地即沙沟东村、沙沟西村是“人灯舞”的流传地。关于 “人灯舞”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评政论业,友善讥讽。在明末清初时沙沟三村就有“杜家人灯”、“刘家人灯”、“段家人灯”,还有一些“杂姓人灯”之说。 是“人面舞”或是“祭祀舞”的延续。活动多在农闲季节和春节前后,尤其是在正月十五的元霄节上,是“人灯舞”演出的最佳时候。有“单人灯”、“双人灯”、“群体人灯”。

人灯舞纯属百姓自娱自乐的民俗游艺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一些带有艺术性的造型:队形穿插;反正圆场;跳跃狂舞;高底对视等动作。 “人灯舞”演出时的伴奏很简单,用的是民族器乐,有:大盘鼓、小堂鼓、云锣(中锣与交音锣)、云钗、铙、二锣等。人灯舞道具制作:利用陶泥罐作“人灯”的头顱,在陶泥罐上刻制出人面五官来,要比一般人的头顱大的多,“人灯舞”的道具除头顱以外,还要有一件特制的大长褂(袍子)、礼帽、双人长条橙、蜡烛、细绳、红、绿、白纸、各种颜料、画笔等。

人们依靠这种表演形式,解除困扰,祈求福贵,追求生活吉祥,讥讽社会上的丑恶,铲除阴暗中的鬼怪。是人们生存向往的一种精神寄托。 “人灯舞”的表演道具与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不同,它所表演的动作是横冲直撞,跳跃筼头,窜大街、走小巷,野坟地里驱鬼。充分利用道具的优势,面目狰狰恐怖,红眼绿鼻子,身材特别高大,百米之外清晰可见,表演者如果举起托有陶泥罐制作而成的头顱长条凳,高度可达三米之多;如果表演者跳跃喷火,甩开身躯,阔平双臂,身宽也能达到近三米,所以,在表演的时候,特别引人注目。

骨牌灯舞

“骨牌灯”是薛城所特有的民间游艺之一,它是由北临城群众自创的一种讽刺赌博的民间游艺。骨牌灯舞分为地牌和天牌,骨牌灯舞的形成传说不一,它是薛城灯舞特有的,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

“骨牌灯舞”是薛城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民间艺人,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作,不断扬弃,提高、继承、发展的艺术之花。在继承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外来人的艺术,丰富和发展骨牌灯舞。由于它是土生土长,所以它是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它的动作已具程式化、规范化,形象性的特点和活泼诙谐,朴实健佼、欢快热烈的艺术风格。

“骨牌灯舞”舞蹈动作及为丰富,约有二十多个舞蹈动作,一套完整的“骨牌灯舞”系列,往往由这些单一动作(舞蹈语汇)各自连成 。“骨牌灯舞”的特色,其舞蹈风格是走动拐、晃、扭,这是身体动律的特点,“拐”指“拐子步”配以上身的左右微微晃动,“扭”指身体的左右前后扭动,以丑角“矮桩步”要交叉扇和“四方步”撕撮扇最为典型,民间有“扭段花灯”之说,说明“扭”是灯舞蹈最为典型的特点。

渔鼓传入薛城已有200余年历史,流传到这里的渔鼓声腔,也基于保持着本地的语言和方言。它的曲调,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艺术,为研究这一地域的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史料。

据有关史料记载,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渔鼓唱腔,最初为道人化斋传道时所唱之“道情”。道情一词始见于南宋,到元代其形式趋于稳定。是古代道教传人用来传道和做道场用的工具,古称“道晴”。据说,渔鼓是神话故事老圣君的一件法宝,能装五湖四海水。相传在“女娲补天”时代,天空每天阴雨连绵,民不聊生,时为女娲为救民众与水深火热之中,将天露雨的地方逐一进行修补,当时的许多道士也都配合女娲这一行动念动咒语,盼望老天晴天,这便是“道晴”的来历。后来,女娲把天的四面八方补了一个遍,唯独西北方向没有补好,为了再把西北方的漏天补上,老圣君便让东海的老精出来帮忙,但老精心怀鬼胎,结果放了东海的水,淹没了大半个中国,这件事被老圣君知道后,便使出渔鼓收了被放入内地的所有海水,又重新归入东海,水放完后,只听筒内“啪、啪”作响,老圣君定眼一看,原来是两条小鱼活蹦乱跳的,从此这个筒便被称为“渔鼓”。

因其用渔鼓伴奏,简板击节,故道情亦称渔鼓或渔鼓道情。清代初年,道情开始走出道观,进入民间。薛城渔鼓的基本特征是:表演简单,一人多角色,一付板,一个渔鼓,走到哪里即可演出,反映内容丰富,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渔鼓在曲艺这个门类内确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薛城渔鼓,虽然是一人一板一鼓,却能起到演出一台戏的效果。保护“薛城渔鼓”就同保护剧团一样,况且它能起到剧团所起不到的作用。

山东琴书

水泉镇老门洞村秦氏祖传的山亭琴书迄今已传承了四代,在鲁南地区和苏北一带常演不衰,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山亭琴书因演唱风格独特,享誉鲁南和苏北一带。演唱时一般由三人组合,主演者多为女性。演奏的乐器主要有扬琴、坠琴、京胡等。演唱剧目主要有《九女出嫁》、《金杯玉盏记》、《十把串金扇》、《三开棺》等。其中,由老艺人秦荷莲主演的《十把串金扇》于1985年由枣庄市文联组织进行了录制。

大洪拳

滕州五里屯大洪拳源于少林寺。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在山东,以滕州五里屯的几位拳师最为有名。

大洪拳是少林第十二代弟子根据关东拳(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发展演变而成。因少林寺第十二代弟子是洪字辈,又因这种拳打起来大开大合,起伏分明,所以就叫大洪拳。

大洪拳包含黑虎拳、卯时拳、六路式、五趟锤、羊角拐等一百多套拳法。大洪拳其特点是气势磅礴、架势优美、舒展大方、起伏分明、攻防有力。清乾隆年间,少林高僧至菩禅师将大洪拳和少林大刀传给俗家弟子冯佩(又名冯云佩,滕县冯村人)。冯佩回滕县后开武馆收徒,传授大洪拳,是滕县大洪拳的始传人。大洪拳代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七代,现掌门人是第五代传人狄瑞珍。

斗鹌鹑

斗鹌鹑以周营镇周营三村为中心,辐射至临沂、徐州、贾汪、微山等周边地带。斗鹌鹑亦称“冬兴”、“鹌鹑圈”等。鹌鹑由于体大身重,所以显得笨拙、滑稽,但又天生好斗。因此斗鹌鹑的场面既有趣又激烈。从而成了贵族和平民都十分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薛城斗鹌鹑多以中老年人居多。每至深秋农闲季节,鹌鹑都会随着节气的变化由北向南飞。这时就是捕捉鹌鹑的大时机。

鹌鹑迁移和越冬时,遍布我国东部。雄性好斗。各地多有饲养。亦称“冬兴”“鹌鹑圈”。斗鹌鹑有三个步骤:捉鹌鹑把鹌鹑斗鹌鹑

斗鹌鹑作为民间特色民俗游戏、群众性娱乐项目,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斗鹌鹑作为薛城一种独特的品种资源,可以开发旅游,成为展示地方特色的一道“招牌菜”。

民间书法

滕州民间书法源远流长,从明朝的张守蒙、颜守耕,清朝的王东槐、高熙喆、颜逢甲,清末的四小画家甄、郑、胡、廖,民国的黄宜元、鲁景席,到现在的王学仲、马世晓、闵荫南等,历代书法家层出不穷。滕州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滕州成为一块书法的热土,民间书法活动历来很活跃,整体水平也很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成立了滕州市书法家协会,有些乡镇如鲍沟镇、官桥镇也成立了书法协会,使滕州民间书法活动空前活跃。目前,滕州有书法爱好者200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3人,省级会员22人,枣庄市级会员56人,滕州会员361人,平均每年组织书法笔会、书法展览20多次,向上一级选送书法作品1900多件,在省、市级展览、评选中获奖500多次。1991年,滕州组织了全市的村党支部、村主任书法展,挑选出100名优秀者,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百村党支部、村主任书画展”,在全国是首例,受到中央领导和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赞扬。1993年,在山东省首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上,滕州组织百名书法较好的儿童,进行了“百童榜书表演”,受到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1993年,滕州被评为“全国书画之乡”。

枣庄泥塑

枣庄泥塑是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薄板村刘氏家族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技艺。根据刘氏家谱和碑文记载,元末明初(1368年)刘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亭,枣庄泥塑制作已流传六百余年。

枣庄泥塑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神佛彩塑造像,二是烧制各种生活用品的土陶器具,计有150余个品种。

枣庄泥塑流传至今,继承和发扬了各个时期泥塑制作的特点,其显著特点是具有浓郁的唐代彩塑风格,润含明清泥塑的神韵;即有江南精湛细腻的工艺,又有江北朴实、厚重的造型写实。吸收纳入了中国绘画以点、线、面造型为基础,借鉴了西宁雕塑,精确比例的精髓,夸张而不张扬,含蓄而又不呆板。作品极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人物造像形神兼备,动物造型栩栩如生。

木雕

滕州是木匠祖师爷鲁班的故乡,自古以来出能工巧匠。木雕,是滕州很久就有的一种手工艺。木雕,就是在木制品上雕刻出各种图案,以图吉祥、美观。桌子、椅子、床、衣柜、衣橱等木制家具,均可雕刻。图案大多是龙、凤等吉祥物,也有花、鸟、鱼等情趣性的动植物,也有好看的图画,如山水、树林等,总之,一切皆可进行雕刻。木雕,主要是讲究刀功。功夫好的,雕刻出来的图案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滕州,东郭镇小坞沟村的木雕最为有名。该村木匠很多,并且大多会雕刻。其中,王玉平雕刻手艺最好。王玉平是王家木雕的第六代传人,自小便跟着父亲学习木雕,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王玉平把木雕工艺发展创新,由单纯的在木制品上雕刻图案,发展到雕刻人物。他雕刻的人物大多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王玉平把木雕这种工艺,发展成了艺术,使之上升了一个台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王玉平举办了个人雕刻展,展出作品一百多件,受到当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高度赞扬,1993年,王玉平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侯桥石雕

石雕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石雕艺术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在古峄县地区石雕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产业,它主要分布于峄城侯桥及其周边地区,至明清时期峄城和近郊光牌坊就有十几座,均有狮子鸟兽,人物山水,花草鱼虫等雕制品及石雕图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石雕行业得到了更好地保护,石雕从业者队伍不断壮大,产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新意和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

石雕技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它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经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石雕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同时石雕技艺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石雕作为一个产业养育了众多峄县的石雕从业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石雕仍然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受到了众多商人的青睐,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

峄县根雕

根雕是取材于树木的根枝,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以艺术技巧对根枝进行观察、筛选、截取、雕琢、造型而制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品。根雕在我国的历史久远,距峄城南郊出土文物——木板上的根雕图案表明峄城区的根雕艺术始于清初。以坛山街道为主的广大老峄县地区都有根雕艺术的分布。民国年间,官府、绅士、豪富和土财主之家已经流行陈列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美。通过根艺家审美艺术的构思想象和取舍制作,使树根原始美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出来。根艺不是靠纯雕,也不全是靠制作,而主要是靠发现。其实,根艺是一种"发现"术,发现出树根的自然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态再现的越充分,其艺术价值也就越高。因此,成为珍品的根艺,绝对不能有拼接。

根艺作品,一般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根雕实用类;二是根雕陈设类。前者如盆架、台灯和家具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后者除供欣赏外,更可收藏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和保值增值的作用。

根雕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经过千年的积累和不断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

滕县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今缘春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是中华传统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在鲁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具有中国酿酒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又有独特的区域特征。今缘春酒业有限公司座落在科圣墨子的故里滕州市。1994年,因在官桥前掌大遗址发现最古老的酒而为人津津乐道。

滕州自古酿造业风行。据《滕县志》载,酿酒业至明代已十分兴盛。据明万历《滕县志》载:“今十室之聚,必有槽坊,三家之村,亦有酒肆。“酿户大者池数十,小者三四”,所产酒量“计人之食,不能及酒酤之半”。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滕县乡土志》载:“烧酒店一百四家,分设城乡,销售本境及济宁、邹县等处,岁约一百余万斤”。

酿好酒须好水。据口碑记载,滕县东沙河村上临和下临两泉所酿制的酒甘美清冽,这上临和下临两泉,其实就是清《滕县志》所记述的东临和西临二泉。用此泉酿出的酒醇香绵厚,粘口清雅。为让酒质更上一层楼,东临泉酒坊党姓大掌柜重金聘请酿酒技师吴家太爷爷吴章敏做了大酒师。据吴邦本介绍,吴章敏进东临泉酒坊时,正逢捻军过城(清《滕县志》记载:清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3月,捻军占领微山城后欲北上,火烧滕县城东关)。 后来,吴章敏一直在东临泉酒坊做大酒师。

后来创始于1948年9月的滕州酒厂就是在东临泉酒坊的基础上创建的。据吴邦本等老人们的回忆及历代《滕县志》与《荆河酒业厂志》等文字记载,今缘春酒业的前身就是东临泉酒坊,并有准确名字的酿酒师,一直把滕州古法酿酒的手工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38年的历史。从吴章敏--吴知柱--吴金昌(吴邦清父亲)--吴邦清、吴邦本(吴玉军叔父)--吴玉军(吴邦清之子)、吴邦怀(吴玉军叔父)、刘宝全--时东升,六代传承,流传至今。

阅历百年沧桑,传统的“老五甑”酿造技艺、木制酒海等贮藏方式成就了今缘春酒特有的风格,成为鲁西南酿酒工艺代表之一,是滕州酿酒人长期智慧的结晶。

圈里打绳

滕州鲍沟镇圈里打绳术就是用苘、蔴等植物的皮打成粗细绳的技术。在滕州流传着这样一个对行为不端人的歇后语:叫圈里人摆手——到劲了。原来是打绳的摆手 ——到劲了。因为圈里人原来一个村子都打绳,所以就改成了圈里人打绳了。

打绳其实就是把苘(麻)等植物收了放到水塘里沤,取去皮。然后放水里摆洗干净,晒干就是苘(麻)批子,这为原料。圈里打绳术就是把这些苘(麻)批子买来后,先用纺车纺成荆子,然后再把荆子扯到绳车上,然后再按着一个方向摇绳车,给其上劲,等到劲道足了,有一人拿着马子,把三根荆子或四根镜子放进马子的凹屮里,也就是从上劲车开始向绳车推走。走过去,一条绳也就出来了。 打好的绳出来后,还要做最后的整理,就是把绳头用小细绳扎好,这样才算把一根绳打好。

滕州圈里打绳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绳的原料都是来自植物,无污染,对人体无害,为绿色用品;长短粗细,品种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圈里打绳术来自民间,它是原始,最简单的民间手工技艺,是原始社会接绳而记事的前叙。这对研究北辛文化的起源、研究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河崖柳编

滕州市鲍沟镇河崖柳编就是用白柳条编制的簸萁、箢子、筐子等生活用品或器具,俗称条货。

河崖村地处鲍沟镇东南部,原是一个柳条编制专业村。河崖村建村历史有近五百年历史。他们的祖先从山西洪洞搬来滕州先落脚在界河镇的白庄。在公元1600年左右,也就是明末清初,河崖村的先人从白庄搬到了现在的地方,当时叫兴隆庄,后叫小河圈。解放后改名叫河崖。据河崖村86岁的老人李庆杭说,李氏人搬到河崖已有十四世。会柳编技艺是从第四世开始的,至今已有十世。经过河崖村十代人勤劳和智慧,现已发展成拥有斗、筐、箢子、簸萁、箱、安全帽等六大门类近百个品种。

河崖柳编可分为斗、箢子、筐 、簸篮、安全帽等七大品种。 斗又分大斗、小斗,中斗等;箢子(yuan音远),分大箢子,中箢子,半大箢子,小箢子,小花箢子(用洋红染了,给小孩作玩具);簸篮,也分大、中、小。作晃元宵用的,罗面用的;筐子分得多了,按个头分、大、中、小。按形状分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滕州河崖柳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全部是绿色产品,品种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用起来方便简易,老幼皆宜。

褚村灯笼扎制技艺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是这个节日的主题,滕县褚村纸灯笼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滕州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目前鲁南地区仅有滕州市鲍沟镇褚村镇还在扎制褚村灯笼。

纸灯笼就是用纸扎制的灯笼。先用高粱秸做框,框子一般扎成鱼、鸟,几何形状,然后再在外面用透光性好的薄白纸、塑料纸糊上。这个过程叫糊灯笼。灯笼的原料低廉,主要是用高粱秫秸、竹签、透明塑料纸、红纸 、薄白纸等,制作工序需要大小十几道。

纸灯笼是元宵节儿童必买的节日玩具,有浓厚的民间喜庆色彩,被视为民间吉祥物,很受老百姓欢迎。在鲁南农村,有年年给孩童买灯笼的风俗。灯笼不光有实用价值、经济价值而且还有观赏价值,对研究鲁南地区的民风民俗还有学术价值。

张汪竹木玩具

滕州张汪竹木玩具是用竹子、树木制作而成的玩具。按材料分为竹类、木类、竹木混合类。按状态分为动、静、响、动响四类。在清乾隆年间,张汪镇南陶庄村民高余友的祖父,从艾湖学来制作喇叭、竹笛子的手艺,后又逐渐发展,使品种多样化。儿童竹木玩具制作简便,用木材、竹子的下脚料,经手工制作,制成刀、枪、剑、戟、喇叭、笙、笛、竹龙、风车、燕车等。北京、曲阜的庙会上都有他们的产品。木头做的是用薄木片模仿着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的形状。然后染色,红红绿绿的,喜庆热闹。后在高沂美先人及张正新的改造下,玩具材料由木头又转化到了竹子。

阴平石泉粉皮制作

峄城区阴平镇石泉粉皮畅销于全国,享有盛名。粉皮是用地瓜、土豆的淀粉绿豆及杂粮的淀粉制作成薄片食物的统称。有鲜干两种,鲜粉皮食用口味最佳,干粉皮便于运输。粉皮制作简单,又经济实惠,可口不腻,适于农家家庭菜谱,也用于中高档宴席。石泉粉皮凝聚了一方风土人情,蕴含了深厚的饮食文化。既是民间的家常便菜,又是馈赠亲友的礼品,由于价格低廉味道鲜美,深受民间欢迎。粉皮制作非常讲究,有十几道工序,一般在霜降后刨除的鲜地瓜、鲜土豆洗净后,磨成浆糊或淀粉,制作时用粉量2.5倍的水制作成浆糊,用粉勺取调成的粉糊少许,放入旋盘,粉糊加入后,即将浮入锅中的开水上面,并用手拨动旋转,使粉糊由盘底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摊开,使它同时受热,待中心没有白点时,即边盘即出,置于清水中,冷却片刻后再将成型的粉皮脱出,放在清水中冷却。在成型操作时,粉糊需要时时搅动,使稀薄均匀。然后将水粉皮用制淀粉时的酸浆浸3-5分钟,可脱去部分色素和表面的粘性,还能增加光泽。最后将粉皮摊在用高粮制作的晾制薄上,并翻转一次,使两面干燥均匀,待干后压平就成为粉皮。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这种原始的制作方法。

刘家吊窑

刘家吊窑历史悠久,是台儿庄百年传统手工作坊,创始人刘长春于道光二十四(1844)年从苍山县举家搬迁至台儿庄从事陶艺和泥塑的生产,因所产的吊壶、酒具、香炉、烛台、各类泥玩具造型别致,曾受到周边地区人们的青睐。

刘家吊窑的产品特点是原料优异,工艺精美,品种多样,耐用实惠,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分为祭祀、赏玩、生活用品三大类。吊窑呈圆形,高约3米,直径约3米,用土坯砖砌而成。产品有吊壶、花盆、香炉、灯台等几十个品种。吊壶是其代表产品,俗称吊子,是烧水用具。因刘家制陶作坊产的吊壶名声很高,人们将其称为刘家吊窑,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20世纪,刘家吊窑达到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产品供不应求。台儿庄周边市场上九成以上都是刘家吊窑的产品。在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刘家吊窑先后两次被毁。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家吊窑再次开张。刘庆余的后人刘殿奎和刘殿明一直坚持陶艺的制作和研究。目前只有刘殿明的女儿刘福侠还在继续泥塑的制作。目前,刘福侠在重建的台儿庄古城内租下一间商铺,作为绘制泥塑的工作室。另外,她在台儿庄郊区购置土地一块,准备恢复刘家吊窑的陶艺制作,将百年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羊毛靰鞡

羊毛靰鞡,又称“羊毛瓮”,是一种以羊毛为主要材料手工制作的鞋子。这种传统工艺制品主要流行于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据调查考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秋末冬初,民间艺人便采集羊毛,并配以苘、麻等材料,借助特制的工具进行手工制作,一方面用于自用,另一方面作为商品在台儿庄等运河商埠进行销售,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欢迎。

羊毛靰鞡最显著的特点穿着美观、御寒保暖、耐磨耐穿。明朝万历年间,中国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使台儿庄成为沟通南北的“水旱码头”和物资集散地,羊毛靰鞡作为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便沿着运河南下和北上。向南可销往江苏的淮安,向北可远销到天津、北京。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羊毛靰鞡在鲁南市场上逐渐淡出。

桑村席编技艺

山亭区桑村镇后葛庄村是山亭著名的席编村。早在清朝年间,后葛庄人就用秫秸破成篾子来编蓆编篓等手工制品,当地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编蓆打篓,一顾六口”,可见当时桑村席编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桑村席编的主要产品有大蓆、小蓆、圈(围)蓆、彩蓆、土蓆、踩蓆、大窝篓、小窝篓和筐篓等十多种。编蓆打篓主要用料有两种:一是高梁秆(也叫秫秸),二是芦苇。秫秸又有白色、红色之分,用白色编织的为普通用蓆,用红色编织的叫红蓆,红、白混用编织的叫彩蓆。席子的编织手法有好几种,有多种多样的花纹一同呈现在一张席上。

编蓆编篓共须十多道工序:首先是将秫秸剥去表面叶皮;二是破篾子;三是用碌碡轧篾子;四是洒水泡篾子;五是用刮刀刮篾子;六是编蓆打底子;七是编织各种花纹到边缘放大纹;八是需要的尺寸编完后洒水折边;九是用橇刀把篾子头插隐起来;十是整形定形;十一是调色,因原来的篾子被水渗泡之后,已变黑变黄很不美观,所以需用硫磺进行熏烤,使席子变白。

桑村席编以其色彩自然、材料环保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精美花纹的彩席更是受到推崇,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薛城铜勺制作技艺

薛城铜勺就是青铜器的一种,约几百年了,冶铸工艺技术,在浑铸法、分铸法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块模、活块范、一模多范和开槽下芯法制作铸型。据村里老年人讲,清末年间,薛城铜勺在沙沟镇杜唐村几乎是“家家有炉灶,人人会打勺”,传到今天已是打造简单的器具,主要是铜勺。继承衣钵,杜唐村40岁左右的人们大部分都会打造铜勺。

锻造铜勺的工具主要有:砧子戣窝子、圆窝子、“U”型槽、手钳、窝锤、颠锤、火钳等十几类。锻打铜勺工艺流程是:首先把焦炭放在大炉子里燃烧,需要风箱鼓风,争强焦炭的热量。第二把铁桶放在焦炭上,铁桶里按比例放入铜和锌,铜多锌少,经过一段时间,融化成水。第三用火钳夹住铁桶把里面的铜水倒入“U”型槽里。第四等铜水冷却一定程度(有柔软性)在用铁钳夹住,用截子按铜勺的比例截成一段一段的,第五把一段放在砧子上,用窝锤锻打成胚子,然后称铜的柔软度在砧子的一头按勺子把手的模型卷成把柄。另一头则放在圆窝子,用窝锤反复锻打,有了平面圆形状,然后放在戣窝子里,用颠锤继续锻打,直到形成圆形的勺子形。第六是按照铜勺的大小用剪子剪除多余的铜片和很毛躁的部分,进行修边,多余的,不美观的,再稍作整理,就做成了铜勺。

薛城杜塘凉粉制作技艺

在薛城,最出名的凉粉莫过于“杜塘凉粉”。“杜塘凉粉”的历史悠久,已有150多年的时间了。村里老人说,清朝年间杜塘人就家家户户做凉粉,这或许和杜塘家家户户都打铜勺是分不开的。男人们锻打过铜勺后,在焦炉的熏烤下,身体感觉特热,总想吃些凉东西,于是妇女们就开始尝试做可以解热的东西,有个杜李氏的女人非常聪明,看到满地的豌豆和绿豆,就想如果把这些农作物做成凉的食物多好啊,于是她提议,其丈夫杜德正经过几次反复试验,终于做好这种晶莹剔透,清凉爽口的凉粉,很快村里人都也学会了做凉粉这种技艺,从此杜塘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凉粉这种美食了。

杜塘凉粉第四代传承人杜修会,经过改良,做的凉粉在火候、调料、刀功上都比别人胜上一杜塘凉粉整个工艺流程包括:选料→选豆种→磨浆→分离渣汁→冲洗→放置→开水→冷却项。

“杜塘凉粉”制作考究,用料独特,既能“充饥”,也可“下菜”。凉粉手托一寸厚的块子,隔粉能看见指纹。食时可切成薄片细条,或一寸见方的大丁,有的还用旋子旋成面条状,用炒花生、芝麻、葱花、酱油、香油凉拌或以生葱煎炒做汤喝。做好的凉粉看上晶莹透明、白红带油光,诱人食欲大增,吃起来咸、酸、辣、鲜五味俱全。

薛城烧鸡的烧制技艺

殷记烧鸡诞生于清末民初年间,系殷记祖传产品,距今约百余年历史,是枣庄家喻户晓的民间传统美食。抗日战争期间,在闻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故乡——临城,殷记烧鸡闻名四方,烧鸡店是全城最知名的店铺品牌。80年代初期,上海制片人拍摄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时,剧组人员专程拜访了殷记烧鸡的后人,并对百年烧鸡赞不绝口。薛城兴建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后,殷记烧鸡店作为历史名店的见证,成为影视城一道美丽的风景。

殷记烧鸡加工生产的烧鸡,选用鲁南优质活鸡,配以食盐,大茴,花椒,丁香,红参等十几种名贵天然佐料,色香味俱全,滑润爽口具有五味佳、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的特点。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薛城糁汤的熬制技艺

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传入内地。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糁汤尤其以临沂、济宁、徐州、济南、枣庄等地为佳。

糁汤的做法是:主要以肥牛羊肉、母鸡肉为原料,薛城糁汤主要以母鸡肉为原料,配以大麦麦仁、大料、葱、姜、辣椒、胡椒、味精、食盐熬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头一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滤去血水,放入套在锅上的木筒内,再将水烧开,然后放入大麦麦仁、葱、姜、大料(包括花椒、元茴、丁香、草果、草蔻、三代、桂皮、良姜等,装入袋内)、辣椒(另装入袋内),煮4小时后,改文火再煮1-2小时,焖紧盖严,不能跑气。第二天早上再将煮好的汤锅烧开,兑入适量开水及芡汁,滚锅后放味精、胡椒即成。食用时,用长把勺盛入碗内,淋上香油,汤面上撒一把韭黄或蒜苗花。此汤经反复煮熬,不腥不膻,鲜美可口,香味俱佳。它吃肉不见肉,原汤原味,浓香诱人。由于此汤以多种肉类为主,又加以数种配料,热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别受人欢迎。

木杆秤的制作技艺

枣庄市薛城区水塔街,住着一户孙姓人家,该户人家传承一百五十多年的木杆秤的制造、修理手工技艺,远近闻名。他们家不仅制造各种档次的木杆秤,还会修理各种木杆秤。据考证,薛城木杆秤的传承人是孙怀勤,早在清末从外地迁居薛城区,靠制作修理木杆秤维持生计,遂世代沿袭下来。

作为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出现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我国最早在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已使用杆秤。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有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在民间普及的是木杆秤,主要用于日常市场交易,在村庄里流行的秤从长到一米半的能称近500斤的杠子秤,小到能称0.1钱的钱秤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杆秤有木杆、骨杆、金属杆(铜杆、铝杆);秤砣有石砣、金属砣;提绳有二提绳、三提绳。

今年65岁的孙富生,祖上几代都擅长都制作杆秤,到孙富生这里,已经是第4代制称人,迄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孙富生从15岁就传承父辈的技艺,开始从事木杆秤的生意,曾经薛城人买称、修称都要找他。

红山峪民俗

红山峪村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乡东,是凫城乡白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红山峪村建于秦汉年间,现有人口560多人,2000年被省民俗学会命名为“民俗文化村”。现存有民俗实物服饰、剪纸、运输、纺织、手工艺品等300多类,共1000余件,图片2000多张。其中有10件作品被中国民俗博物馆永久收藏。

红山峪村古朴的生活习俗和淳朴的民风见证了我们先辈生活的轨迹。红山峪民俗文化主要是指红山峪村几百年来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所产生一系列民俗传统和民俗活动。红山峪村民田传江老人,自幼生长在红山峪村,父亲是通晓古今、知书达理的乡间“知名人士”,母亲则是“民间故事大王”。淳朴的民风民俗给了他丰厚的滋养,他历时6载,访问上千人,5易其稿,终于出版了村庄民俗专《红山峪村民俗志》。书中记载了农业、副业、度量衡、贸易、纺织、饮食、居住、交通、婚嫁、丧葬、游戏等100余个民俗事项,全面地展现了红山峪村的民俗,读着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座内容丰富的民俗博物馆。时至今日,红山峪村基本上还在延续着古老的民俗。

抓生习俗

“抓生”是鲁南地区的一个民俗,相传起源于三国东吴的"孙权选嗣"。在滕州民间流传已久。"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也就是在孩子周岁的那天,为其举行的一个庆祝活动。大人们会将工具、文具、文书、兵器、日常用品等物品放在其面前,任其随意抓取,以其先抓到的物品来预测他未来的前途和兴趣,这个习俗谓之"抓周",亦称作"周晬"或"试晬"、"试周"、"试儿"。

薛城婚宴礼俗

薛城喜宴渊源要追溯到孔府喜宴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 ,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古代宴席的典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孔府同民间的烹饪技艺的不断交流,使鲁南,鲁西南地区的宴席深受其影响。

薛城喜宴选料多为当地、当时的家禽、肉类、鱼类、山珍和时令菜蔬,讲究新鲜天然。薛城喜宴菜品中一般都有大盘盛装整鸡、整鱼、肘子、丸子,象征吉祥喜庆,年年有余,而且一般都作为压轴菜上席,所以称为“大件“。喜宴的上菜程序一般是:盅筷烟酒→凉碟→果碟→大件→炒碗子→大件→炒碗子→大碗→饭(主食)。薛城喜宴菜谱规格档次有:“十大碗”、“八大四”、“二八席”、“三大件”、“四大件”、“六大件”等。上菜后还有“稳席”、“敬酒”等规矩。

正月十五蒸面灯

正月十五蒸面灯民俗流传于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

正月十五这天做十二盏面灯,捏12盏圆柱形,中间凹下去的类似碗状的面灯,在凹处的中间,插一根用谷草杆剪成的小棒,倒上豆油,一共12个,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哪盏面灯里存的蒸馏水较多,就意味着这盏面灯代表的那个月份会有较多的降水。苏北地区,常年气候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用面灯来占卜,大概寄托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面灯还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运河渔灯节

台儿庄运河古城渔灯节为鲁南运河两岸人民的传统民俗节会,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

运河渔灯节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节日。大运河开通后,台儿庄迅速崛起,商贾云集,文化繁荣。每年元宵节前后,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便自发地抬着祭品,打着彩旗,一路放着鞭炮,先到龙王庙、沧浪庙、泰山奶奶庙烧香、上供、祭神、送灯,然后到大运河里放灯。同时开展渔灯秧歌、狮子龙灯、旱船竹马等民间游艺展演,从此便有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传统习俗。

运河渔灯节是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运河渔灯节不仅是运河渔民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而且是运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运河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他传统民俗文化不能涵盖的。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简介

(共5项)

桑村鼓吹乐

桑村韩家唢呐队是以韩帮兴父子爷仨为领队的10人民间乐队,主要器具有大、小唢呐(又分铜管和木管)、二胡、板胡、笛子、笙、长号、小号、铜鼓(现已少用)、鼓、锣、小镲和管子等。

桑村鼓吹乐演奏者主要根据大小唢呐的不同而进行“吞、吐、柔、磨”间的熟练来掌握发音,又根据稚调(ML)、平调(RE)、凡调(SOL)、越调(LA)、五音调(OO)等五调子规定了相应的曲目。音色高昂明快,吹奏技巧丰富多彩,能吹奏滑音、操音、笑音、花舌音、变色音等。主要曲目为:《民间小调》、《百鸟朝凤》、《五六五》、《山村来了售货员》、《十样景》、《祭贤宾》、《采茶歌》、《清河令》、《朝阳沟》等。木管大唢呐主要演奏曲目为:《一江风》、《拷红》、《红梅赞》、《抬花轿》、《喝面叶》、《庆丰收》等。韩家唢呐演奏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山亭落子

“落子”主要分布在枣庄、济宁、临沂和江苏徐州等地。“落子”第九代传人于学江生于山亭区桑村镇瓜园村曲艺之门。“落子”曲种起源于道教,南宋时期,始祖丘处基为全真教七真人之一;明朝年间分为曾、柴、杨、张四大门派,于学江为柴门十九代传人,拜柴门第十八代传人金永良为师(安徽萧县人)。

“落子”这一民间曲艺,大多是在集市上选一片宽敞的地方摆摊设场,演唱艺人用左手大拇指顶一叶大镲,右手持一付竹板进行敲打伴奏。“落子”唱腔圆润、明快刚劲,并广泛吸取“打鼓”、“小鼓”及坠鼓的演唱精华成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推崇的民间艺术。演唱主要剧目有《响马传》、《回龙传》、《包公案》、《海公案》、《杨家将》、《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二十个。

峄县剪纸

坛山剪纸主要分布在以峄城区为中心的刘村、徐楼、南关、坛山小区,立新小区及石榴园旅游区、经济开发区等地。坛山剪纸的主要特征是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采取镂空的办法,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其次,坛山剪纸在传承齐鲁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又融汇了山西晋中剪纸艺术风格,由于明代大批山西移民定居峄县,移民把家乡的剪纸艺术和当地的传统艺术相辅相成的结为一体,提升了艺术品味,形成了独具一方特色的剪纸文化。

坛山剪纸主要分两大传承谱系:一是刘村的剪纸艺术风格,它具体可追溯到民国初期。剪纸作品主要以花草蝴蝶及各种喜庆图案为题材,多剪制寓意吉祥、富贵的作品。坛山剪纸的另一派系以南关的刘氏家族为主要代表。其渊源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这一派系的剪纸艺术主要追求品位高雅、清新脱俗。其作品主要为兰、梅、竹、国画写意等。

民间布艺制作技艺

枣庄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布老虎服饰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韩老太布老虎服饰更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创始于清朝末年,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以布、绸、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为题材,吸收融合民间美术中多种门类的制作技艺,用变形、夸张的手法,通过剪、缝、绣、贴、扎等缝纫工艺来制作民间缝绣作品。

韩老太布老虎服饰制作的工艺流程:设计——做样(纸板样)——裁剪——绣花——缝制——填充。而做一顶完整的虎头帽,需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完工。人们将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而虔诚地顶礼膜拜,鲁南地区则流行过大年儿童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习俗,期待威力不可一世的神兽“飞虎”保佑孩童长命百岁,吉祥有余。

西集羊肉汤制作技艺

西集羊肉汤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5600余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据传,长江以南镇江的美食家,历史上就与西集羊肉汤接下不解之缘,有子子孙孙专来品西集羊肉汤的传说。

西集人喝羊肉汤有很多的讲究,其主要是寒、伏进补喝。寒为最冷的三九之间喝。从冬至之日起,在一九、二九、三九时喝羊肉汤。这段时间喝能驱寒蓄端,去除疾病,强身壮体。每到“数九”也就是冬至,喝羊肉汤在西集早就形成为地方民俗。三伏天,西集人喝羊肉汤也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在最热的天中喝羊肉汤简称为吃伏羊。一伙人集体劳作大家一块吃,叫“打平伙”,几家人一块煮分,叫“算份子”。无论什么形式,这个时节吃,都叫吃伏羊。中医讲:治病要在三九或三伏,所以,在二十四个节气的小暑、大暑、处暑喝羊肉汤,实际上是对身体进补。

上一篇:枣庄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下一篇:枣庄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 举报
关闭
同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