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枣庄档案

毛主席接见滕县县委书记时的第一句话,竟称他为“国王”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2018-09-07

今年的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2周年纪念日。42年前的那一天,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举国哀痛,世人悲伤。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创建了一个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他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创立了一个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这一切,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而盛的伟大转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我们缅怀毛泽东,既要怀念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不能忘记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1949年,开国大典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曾得到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格外关注和亲切关怀。仅在1952至1963年的12年间,毛主席专程亲临山东视察就达十次之多;他的专列在南下北上途经山东的时日,更是不计其数。其间,他或风趣幽默地与当地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或饱含深情地踏访灵山秀水,或脚步匆匆地深入到田间地头,或神采奕奕地漫步于乡间小道……因而,齐鲁大地上的许多地方,都曾留下他高大而亲切的身影。


在毛泽东逝世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追寻伟人那厚重的足迹,重温那亲切的话语。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河南省视察后,转道山东,途经兖州站停车,在专列车厢里接见了济宁地委书记高逢五、地委副书记兼滕县(今滕州市,时隶属济宁地区,今属枣庄市)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等同志。毛主席在接见中除询问了大跃进的情况和粮食管理等问题外,还特别关切地询问了合作社的合并问题。


毛泽东接见王吉德


在史料中,对这段经历有详细的描述:


1958年8月8日,济宁地委接到山东省委打来的电话,电话通知说:8月9日,毛泽东主席从河南七里营乘车北上,夜晚到达兖州火车站,拟在济宁了解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救灾的情况。时任济宁地委书记的高逢五紧急安排通知王吉德一同前往。当时,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滕县(今滕州市,时隶属济宁地区,今属枣庄市)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正顶着烈日和农民一起排水抗旱。接到通知后,他慌忙在河沟里涮涮脚,穿上布鞋,乘吉普车赶到兖州火车站。


这天凌晨1时,正当人们熟睡的时候,毛泽东北上的列车划破寂静的夜空,在兖州车站停下了。高逢五、王吉德以及滋阳(兖州)县委书记邱伯达和两个村支部书记,在山东省委副秘书长谢华的带领下,来到毛泽东的列车办公室。大家见到主席,一时显得拘谨。为缓和大家的紧张情绪,毛泽东分别问了大家的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情况等。


毛泽东看到王吉德挽着裤腿,腿上还有泥星,便说:“不用问,你是个农民出身。”随后,毛泽东抽出一支香烟递给他,由于紧张,王吉德没加思索地接过烟点着,便抽了起来。接着,毛泽东问王吉德什么职务。“我是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滕县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回答。毛泽东笑着说:“噢!那你就是滕小国的国王了!”大家被毛泽东的话语逗笑了。


毛泽东在基层视察


毛泽东又问王吉德:“滕小国在哪个地方?

“在滕县城西十几里的滕城村。”

“孟子在滕小国的古迹还有没有?”

“还有,滕城有文公台,县城内有铁牌坊。”

“铁牌坊与孟子无关系。滕文公请孟子来讲学,孟子馆于上宫嘛!上宫还有没有?”

“我不知道,没有注意过。”王吉德认真听着毛泽东的提问,一一作了回答。


“滕小国”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滕,小国也,间于齐楚。”现在的“文公台”相传是滕王的寝宫遗迹。台前参天古槐盘根错节,苍劲古朴;台上有明朝万历年间修筑的寺、庙、殿宇巍然屹立;台下一池绿水,粉荷映日,碧盘滚珠,鱼跃水面。


滕文公台


谈完滕国的话题,毛泽东接着又说:“当地方官,都应该了解地方的历史嘛!”

“滕县离微山湖很近,微山湖的鲤鱼是四个鼻孔知道不知道?”毛泽东问。

“不知道。”王吉德回答。


毛泽东看王吉德的烟抽完了,接着又抽出一支烟给王吉德。随后,话锋一转,又询问滋阳县的粮食生产情况。


转过头来,毛泽东问王吉德:“你们那里亩产多少?”

“我们的小麦亩产227斤。”

毛泽东又问:“去年亩产多少?”

“去年亩产126斤。”

毛泽东点了点头,随后又问起近两年菏泽、济宁的水灾。


谈到水灾时,王吉德说:“滕县也发了大水,灾情较为严重。”

毛泽东抽了口烟,望着王吉德说:“大水也跑到你们那里啦?”

王回答说:“今年淹了39万亩,去年水灾大一些,淹了81万亩。”

毛泽东又问:“你们那里有多少地?”

王回答说:“我们共有210万亩土地。”

接着,毛泽东问了他一直关心的农村体制问题:“你们那里群众觉得办大社好,还是小社好?”

“社大好些,有利于抗灾,有利于兴修水利等。我们准备搞5000户的一乡一社。”王吉德回答。


对于社大了好,还是社小了好;是叫联社,“集体农庄”,还是叫人民公社,毛泽东一直在调查着、思考着。最后,毛泽东看看表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们也累了,回去休息吧。”接着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毛泽东在基层视察


王吉德第二天返回滕县后,向滕县县委书记处传达了毛主席接见的情况,大家都十分高兴,备受鼓舞。王吉德为弥补历史知识的不足,到县文化馆召集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滕县的历史情况。第三天又带领熟悉滕国历史的同志骑自行车到滕国遗址实地考察,然后写出了考察报告。


此后不久,王吉德应召到省城济南,再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看到有关“滕国”的考察报告。毛泽东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个同志老实实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就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很好嘛。要治理好滕小国,为民办好事,就得实事求是,多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黄河岸边


1964年春,王吉德回济宁地委主持工作,深受干部的拥护和尊重。1966年,“文革”开始,王吉德被打成“走资派”,被罢官“靠边站”达三年之久。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在询问山东的情况时,曾问主持山东省革委会工作的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那个滕小国的国王王吉德解放了没有?”

杨得志回答:“还没有。”

“他有什么问题?”

杨得志严肃地回答:“没听说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为什么不解放?我看那个人很了解下情,很有干劲嘛。”


事后,杨得志亲自到济宁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在主席的亲自过问下,王吉德恢复了济宁地区的领导职务。王吉德也不负毛泽东的期望,在那个艰难岁月,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枣庄地区各机关、厂矿、学校、商店、社队等均设灵堂,人们佩戴白花、黑纱,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的逝世。9月18日,枣庄市委在枣庄人民广场,滕县在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各区、公社、生产大队设分会场,通过有线广播集中收听追悼大会实况。


枣庄追悼大会会场


追悼大会会场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遗像,下方排列着松柏,长青树,万年青,四周摆满了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革委会等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厂矿企业单位敬献的花圈。


枣庄追悼大会会场(杜衍纯 / 摄)


有一种精神,穿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虽然毛泽东同志已经离开我们42年了,但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永远缅怀他!


参加枣庄追悼大会的干部群众

上一篇:从1902到2018,枣庄的老师们都经历了什么?

下一篇:《独有英雄》第六集

  • 举报
关闭
同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