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时政新闻眼丨从一句谚语读懂一篇重要讲话、一场元首会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1-18

当地时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利马出席了两场活动,一场是上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第31次非正式会议,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另一场是下午的中美元首会晤。两场活动,关乎中美,关乎亚太,关乎全球,关乎你我。

如何读懂这篇重要讲话和这场重要会晤?习主席在当天APEC会议上引用的一句拉美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提供了重要启迪。

01、亚太大家庭 利马再聚首

在太平洋的涛声中,APEC领导人聚首利马。这个因大洋而生、因大洋而兴的经济合作组织如何穿破逆全球化的风浪,驶向下一个“黄金三十年”?世界瞩目于此。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本次会议的主会场——利马会议中心,一辆辆专车接踵而至。习主席抵达会场时,受到会议东道主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热情迎接。这是习主席时隔8年再次在利马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迎候出席APEC会议的领导人。(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

亚太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21个经济体环抱太平洋,成长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正是基于亚太合作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独特意义,习主席自2013年以来出席了历次APEC会议,引领亚太合作进程。

今天的亚太既是活力之源、增长之极,又在世界百年变局中面临迷雾和阴霾。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经济何去何从?世界期待中国方案、中国声音。

△利马会议中心。(总台央视记者张洛嘉拍摄)

继前一天在书面演讲中指明“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之后,在16日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主席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全面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基于这一大方向,习主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二是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三是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始前。(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习主席在会上宣布,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这是继2001年、2014年之后,中国第三次接过APEC东道主的接力棒。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2001年中方首次主办APEC会议,恰逢中国加入APEC10周年。2014年第二次主办APEC会议,正值APEC成立25周年。2026年则是中国加入APEC35周年。

在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再度主办APEC会议,必将在亚太合作历程中镌刻下新的“中国印记”。

△利马会议中心内部的APEC会议标识。(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

02宏伟愿景与中国行动

搞好亚太合作,需要强有力的抓手。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的战略举措,被称为“亚太经合组织之梦”。

在当天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伟愿景,关乎亚太长远发展繁荣。

《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习主席几乎每次出席APEC会议都会谈到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是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坚定行动派。

△利马APEC国际媒体中心。(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10年前,APEC北京会议作出了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历史性决定,批准了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北京路线图。

习主席曾指出,“通往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路途不会平坦,但我们要始终朝着这个大方向、大目标迈进。”

这次利马会议发表了三份成果文件,其中就包括《关于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新展望的声明》,这是亚太自贸区建设新的指导文件。习主席在会上指出,“相信这将为推动亚太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利马APEC国际媒体中心内部。(总台央视记者蒋硕拍摄)

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亚太,也始终用自身发展回馈亚太、造福亚太。从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到创新发展、共享发展,莫不如此。

在讲话中,从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到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习主席重点谈到中国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所作的努力。

习主席引用中国古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拉美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阐明“立己”与“达人”、“益天下”与“惠本国”的辩证关系。他说,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利马会议中心内部的APEC会议标识。(总台央视记者范学禹拍摄)

03重要时间节点 中美元首再次会晤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此次APEC会议期间最受关注的一场双边活动——中美元首会晤在利马举行。这是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近年来第三次面对面会晤。

2022年11月14日,巴厘岛会晤。2023年11月15日,旧金山会晤。2024年11月16日,利马会晤。中美元首三次会晤的间隔都是“一年又一天”。

巧合也蕴含必然。重要历史关头,元首外交始终是两国关系把舵定向、行稳致远的关键钥匙。

2022年的巴厘岛会晤,是拜登总统就任后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这次会晤在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局面,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作出规划部署。

2023年,结合举办APEC会议,拜登总统向习主席发出一份举行元首会晤的单独邀请。习主席审时度势,应邀赴约,再次在历史关头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前不久,美国刚刚举行了大选。中美如何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如何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这是全世界都关心的大事。

值此重要当口,习主席在利马再次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传递鲜明信号。

△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举行地。(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

只有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中美关系,只有从世界大格局审视中美关系,才能回答好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世纪之问”。

3年前的同一天,2021年11月16日,习主席在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时说,“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

在这次利马会晤中,习主席说,“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

04七个关键数字 值得重点关注

《时政新闻眼》在现场观察到,这场中美元首会晤持续了1小时45分钟。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会晤坦诚深入,是建设性的,愿继续保持沟通联系。

在《时政新闻眼》看来,这场举世瞩目的会晤,有7个关键数字值得重点关注。

△中美元首会晤开始前。(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先来看习主席重点谈到的5个关键数字。

一是“7条经验和启示”。过去4年,中美关系发展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启示需要记取。习主席认为至少有7条:一是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二是要言必信、行必果,三是要平等相待,四是不能挑战红线、底线,五是要多搞对话和合作,六是要回应人民期待,七是要展现大国担当。

二是“4条红线”。习主席指出,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

三是“3个论断”。习主席指出,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

四是“4个没有变”。习主席表示,中方愿同美方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延续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企稳势头。他强调了“4个没有变”: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

五是“针对6大问题的中方立场”。习主席就台湾、经贸科技、网络安全、南海、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等问题阐明中方立场。

△美国总统拜登乘车抵达会晤现场。(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再来看拜登总统表达的1个关键数字:“6点承诺”。

去年在旧金山会晤时,拜登表示,我愿重申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5点承诺,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在这次利马会晤中,拜登作出“六不”承诺: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寻求同中国发生冲突,不会利用台湾问题同中国竞争。《时政新闻眼》留意到,与此前的承诺相比,变化主要是在最后一点。

最后一个关键数字,是双方重申的“7点共识”。

在去年的旧金山会晤中,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讨论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努力,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

这次利马会晤,两国元首重申双方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的7点共识,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

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共识,来之不易。在这次会晤中,两国元首表示,双方愿秉持这些原则,继续稳定中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

△拜登总统在会晤结束后离开。(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3年前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对拜登总统说,“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去年旧金山会晤,习主席对拜登总统说,“我们的子孙后代会讲,在历史关头,我们共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今年这次利马会晤,习主席对拜登总统说,“中美两国应该时刻考量人类前途命运,为世界和平担当,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为世界团结发挥积极作用。”

“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今天,中美关系、亚太合作、世界发展都站在历史十字路口。只有以对历史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作出正确抉择,我们才能拥有美好未来。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时冉 记者丨韩锐 陆泓宇 范一鸣 张洛嘉 程铖 蒋硕 刘岳 马喆 吴倩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王尊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编:张浩然

上一篇:枣庄市台儿庄区:凤林路上的秋韵冬约

下一篇: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APEC时间展现的中国智慧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