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山东:转型升级,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来源:大众日报2024-07-08

山东蹚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更优,发展动力更强,质量效益更高

转型升级,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 记者 陈晓婉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力提速之年。山东切实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担当,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1—5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0%,“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9.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0%,光伏发电装机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当前的山东,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更优了,发展动力更强了,质量效益更高了。齐鲁大地上,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铺展。

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12日上午,潍柴高端发动机数字化工厂第15000台发动机产品下线,标志着该厂全线达产。

潍柴是山东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屡次打破全球内燃机热效率纪录。这一次,潍柴又打造出全球首家发动机数字化“无人工厂”。“这里加工自动化率100%、装配自动化率80%、零部件物流配送自动化率100%、关键过程100%在线检测。诸多先进智能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既提高了产能,又保障了产品质量。”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制造总监王健介绍。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山东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得实效。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提速建设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标志性工程,构建“一基地(烟台—青岛)、两集群(东营、菏泽)”发展格局;加快钢铁产业向沿海布局,日钢产能承接一期等项目投产,沿海粗钢产能占比达到53%。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中优质要素资源支持3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3.2万亿元,带动了上下游配套及关联企业超过2万家;谋划实施100个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47个。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深海空天等未来产业,打造15个省级集群,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展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促进未来产业尽快成长壮大。

数字经济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近年来,山东加快建设数字强省,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3万亿,占GDP的比重达到47%,基本撑起了山东经济的“半边天”。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崔霞介绍,山东将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筑牢绿色发展基底

6月26日,位于单县黄岗镇南部的世界最大规模3060MW储能基地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再攀新高峰。

6月30日,伴随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并入电网,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大关。

7月2日,莱州湾海域,全国首座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在烟台正式并网发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更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山东聚焦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攻坚突破,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一方面,持续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十四五”前三年,山东的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5.8%,而经济年均增长6%,以更少的能耗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以来,新能源装机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煤电装机占全省发电装机的比重持续下降。预计今年年底,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历史性超过煤电。

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也是当前稳定经济运行的增长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里,金雷新能源重装、中船海装、上海电气等一批国内海上风电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枣庄正超前布局快充电池、氢燃料电池、钙钛矿电池等行业新赛道,全市锂电企业发展到120家,锂电集群入选省首批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当前,山东清洁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1—5月,山东电力生产投资增长33.6%,其中,核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投资分别增长99.7%、75.0%、83.9%。

美丽山东建设扎实推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它们来了!”6月26日早晨6时许,青岛市观鸟协会水鸟调查员张磊在胶州湾中华凤头燕鸥夏秋栖息地,记录到了今年第一只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数量非常稀少,又被称为‘神话之鸟’。目前胶州湾已成为中华凤头燕鸥迁徙前最重要的聚集地、换羽地、训练和喂养地。”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告诉记者。去年,山东在胶州湾大沽河口东岸设立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重点研究保护中华凤头燕鸥、小青脚鹬等珍稀鸟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用良好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蓄势赋能。

“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7.4微克每立方米,连续第三年稳定在‘30+’水平。水环境方面,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Ⅴ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黄河干流全线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主要支流水质优良率达100%。”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介绍,国家下达山东的生态环境年度指标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前列。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山东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动能,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走进沂蒙山,蒙阴县桃墟镇百泉峪村早已旧貌换新颜。2021年,百泉峪村在全省率先发布首份村级GEP核算成果,并获得整村生态授信4300万元。“如今全村已经发展农家乐和精品民宿38家,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告诉记者。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模式,山东于2022年启动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预计到2025年,试点地区基本形成一套有力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及结果应用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

责编:朱忠魁

上一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下一篇:中汇城投集团变“闲置存量”为“优质增量” 多元发力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出实效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