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奇思录·读报告①|9.2万亿里的“我”

来源:闪电新闻2024-01-24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万亿元增长6%。

首次迈上9万亿台阶、增速高于全国,就内外部承压的过去一年来看实为不易。但或许有人会有疑问:9.2万亿的数字与具体的“我”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要想真正理解经济数据中“我”的位置,不妨先回到过去一年的“烟火气”中。

回顾这一年,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印象:景区人多了、不少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人从众”的感受无处不在。

不止于此,甚至全国范围内都爆发了许多流量惊人的文旅热点,如让景于客的淄博、掀起“村超热”的榕江、“千里山海”绘出的威海、花式“宠粉”的哈尔滨等等。

其中,出行意愿回升释放是不能回避的心理动因,而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支持,则是线下旅行真正能“热”起来必要的客观条件。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90元,同比名义增长6.2%——钱包鼓了,便也能玩得更加尽兴。

旅游出行回暖,投射的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条路径。

如果你在2023年为家庭添置了“大件儿”,想必对于消费过程中的优惠,也会比较关注。

2023年,山东各地举办了近800场促消费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发放了消费券9.2亿元,拉动消费172亿元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拉动山东经济增长的作用持续增强。2023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41.8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山东驶出的另一架“马车”,也在过去一年跑得够快、够远。

20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7%,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1%、2.7%,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驶出国门的“马车”不但将“新三样”等“山东造”绿色新产品带去海外市场,为企业带回了“硬核”生产资料,也为老百姓生活带来了“新鲜感”和实实在在的便利。

如我们可以在各地综合保税区购买到高性价比的进口商品,也能在高速服务区“齐鲁号 全球购”线下商店中购买到由欧亚班列运到“家门口”的异国特产……

看似有些枯燥的数字,其实早已渗透进我们普通人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只是宏观发展与微观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连接线,有时会在传播当中模糊了样子。

最近有一个有趣的小例子:“哈尔滨回赠广西10万箱蔓越莓”意外爆火,让许多当地小伙伴“破防”——自己从小长大的土地竟然“秘产”进口水果,继而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挖宝”行动。

如国内四成以上的鹅肝产自潍坊临朐县枣庄种植着高寒地区的名贵药材藏红花,国内80%的“俄罗斯紫皮糖”产自临沂沂水……许多人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也没那么了解自己的家乡。

一边是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亮,一边是舆论的“知之甚少”。这种感知上的错位,既与信息传播的覆盖力不足有关,也与算法推荐精度趋高、个体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现实形成映照。

这种现象表现在理解经济数据上,也会得出相似的结果,也就是“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

在“身边统计学”的计量标准下,我们有时会倾向于参考身边少数的样本、感性的认知,忽视一些个体差异,从而得到一个与事实相去甚远的“统计结果”。

而去尝试理解经济数据,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契机,重新在宏观的世界与微观的个体之间建立起联系,以个体视角感知山东、感知全国经济发展的温度,从全国、山东的视野来重新定位个体存在。

闪电新闻记者 王思淇  报道


责编:张浩然

上一篇:枣庄市薛城区:“福”字一写 新年来到

下一篇:枣庄市峄城区:快过年了,家乡也在等你回家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