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代表委员有话说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4-01-24

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代表: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升级

威海产业结构比较合理,没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万元GDP能耗0.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4.23%,居全省首位;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57.16%。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纺织服装、海洋食品、轮胎、渔具等产业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不少企业还存在“卡脖子”难题;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等产业规模还不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威海将在传统产业转型上求突破,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动,支持集群内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创新链前后端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串珠成链”加速产品开发和迭代升级。在数实融合上求突破,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行动,深化“智改数转”三年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在新兴产业培育上求突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华为打印机、京东方精电等重点项目,打造荣成核电、乳山海上风电装备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加速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等建设,不断形成发展新动能。

五莲县县长孙丽代表:

让县域经济“特”起来“强”起来

县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报告提出“实施强县领跑、弱县跨越等计划”,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干劲。五莲虽然是一个山区县,但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随着潍宿高铁及青岛连接线、董梁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开工建设,五莲即将成为省内北上南下的交通枢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绿色矿业和石材、文旅康体等产业基础良好。

五莲将以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为统领,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别要盯紧全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浪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和国特双碳新材料等项目,积极引进新型储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项目,抢占发展新赛道。同时,深化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80个,完成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两化”融合项目35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颖委员:

“氢”装上阵,助力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必须着力强化节能降碳。近年来,我省氢能产业蓬勃起势,“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全面推进,一批风光氢储项目规划建设,氢能关键核心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以济南、潍坊、淄博、青岛等区域为牵引的氢能产业大生态初步显现。

面对日趋激烈的氢能产业竞争态势,应该加强系统谋划,协同推动产业发展。要发挥山东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坚实工业基础的良好条件,加强全省各地联动、企业联动、链条联动,实现强强联合、差异发展;加强与沿黄省区协同,形成串联黄河上、中、下游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建议以“氢进万家”实施为契机,在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氢能交通、氢分布式供能、氢储能等氢能应用示范区。还要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建设清洁能源制绿氢、制绿醇、制绿氨等基地,推动氢能及氢基产品向周边省市、国家和地区输送及出口。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董事甄明晖代表:

构建现代智能化工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提出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新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10家左右。这给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当前,企业通过搭建不同的创新平台,构建现代智能化工厂等举措,为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在智能工厂内,通过机械手可以完成所有生产工艺动作,并采用AGV和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物料转运,实现了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改进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将持续秉承“技术推动进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通过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生产流程数字化,建立完备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菏泽康辉国际旅行社董事长侯宪会代表:

借势而为,激活文旅融合“流量包”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报告提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游、非遗游、民俗游、文博游,打造一批优质产品,推出一批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各地深化文旅多业态融合、创新多方位宣推提供了思路。

建议创新营销推广模式,扶持市场主体创新旅游产品形态和营销推广活动,推动更多的文旅资源实现产品转化和市场落地。要积极研发优质旅游产品,主动出击,招徕游客。比如,济郑高铁的开通串联起沿线城市丰厚的文旅资源,为沿黄城市文旅合作发展带来契机。一方面要密切都市圈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要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主动拥抱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激活“流量包”。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副院长刘学键委员:

盘活资源推进医养结合,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报告提出全力深化健康山东建设,全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研究制定银发经济发展支持措施,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医疗、养老需求量大增,而当前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建议加强规划引导,由各地政府牵头,建立资源共享的“医养”结合服务一体化平台,将民政部门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卫健部门的医疗服务设施一体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和“护理院”双重职能,开展“医办养”的医养结合模式,既能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又能充分利用闲置的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推动引导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记者 赵琳)



责编:朱忠魁

上一篇:峄城区阴平镇:消防安全进校园 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

下一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