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10月10日下午,城管“橙”心为民,环卫服务群众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枣庄全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533.17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面积2284.28万平方米,洒水面积2298.98万平方米,深度保洁面积2030.1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机扫率、洒水率均达到90%,深度保洁率达到80%。
枣庄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允,市城市管理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贾继勇,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科科长姬小玉,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富天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允介绍说,市城市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全面提升环境卫生工作水平,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全力扮靓整洁干净城市形象,大力营造优美宜居城市环境,让城市环境更干净,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强化城区道路精细保洁,提高城区环卫水平
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卫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细化保洁模式,制定了《枣庄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一)》,深入推进城市道路机械化保洁,细化道路机扫保洁作业标准,建立常态化动态化保洁管理机制,坚持高标准、突出精细化,从细节入手,将精细化保洁工作做深、做实。大规模采取“人工+机械”作业模式,推进以机械化联合作业为特征的城市深度保洁工作,推广车行道高压冲洗和慢行道、人行道定期冲刷操作,适时增加机扫和洒水频次,主干道全部实行机械化清扫且每日不少于2次,主次干道洒水每日不少于3次。同时,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积极开展机械化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保洁效率和保洁精细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533.17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面积2284.28万平方米,洒水面积2298.98万平方米,深度保洁面积2030.1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机扫率、洒水率均达到90%,深度保洁率达到80%。截止到2022年底,全市共有203条城市道路,402.37公里,1514万平方米通过全省城市道路深度保洁评价。
开展城市公厕提标便民行动,解决群众如厕需求
聚焦市民所需、坚持目标导向,在全市持续推进城市公厕建设改造提升,做实做细城市公厕提标便民行动这项惠民实事,以不断提升的城市公厕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一是以规划引领强支撑。实施新一轮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编制,全面优化城市公厕布局,建立以附属式和独立式公厕为主、社会厕所对外开放为辅、活动式公厕为补充的公厕网格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公厕服务体系。根据《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等国家标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确定公厕建设密度、服务范围和类别标准占比。二是以补量提质为重点。严格落实环卫设施设置标准和环卫专项规划要求,以补量、提质为重点,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开放一批、共享一批”的原则,深入实施城市公共厕所提标便民行动,着力优化公厕布局,补齐数量短板。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建设时同步建设公厕,在老城区、人员密集区、主次干道等区域,最大限度配建、补建厕所设施。对严重老化、设施落后、功能缺失、影响城市形象的老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彻底“消灭”旱厕。在固定、活动式厕所基础上,以社会对外开放公厕为补充,鼓励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厕所,多渠道增加公厕有效供给。2023年计划新增城市公厕50座,城区公厕密度实现每平方公里3-5座的要求。三是以提升品质为目标。严格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新建和改建公厕,规范厕位尺寸,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建设公厕时,注重公厕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体现出本市地域文化和城市特点。根据公厕周边人流量情况,动态调剂男、女厕位比例,必要时建设一定数量无性别厕所,切实解决女性如厕难题。因地制宜设立方便老幼、残疾人等使用的卫生间(第三卫生间),进一步完善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人性化设施,增设无障碍厕位,有条件的增设母婴设施,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2023年底前,全市计划改造提升三类以上城市公厕100座。四是以为民服务为根本。严格落实公厕服务标准,加强配套设施日常维护,保证设施设备齐全和正常使用,力争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不断提高公厕日常管理维护水平。全面公布公厕开放时间、监督单位、责任管理人和投诉电话等信息,强化公厕管理监督,保持对各类工作的常态化监管。规范设置各类公厕标志标识及相应的指引标志,做到标志统一、指示清晰、容易辨识,每隔500米至少设置1处公厕指示牌。在满足如厕需求功能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公厕增加充电、急救包、自动售卖、饮用水等服务功能,提升便民服务能力。2023年以来,全市共新建城市公厕41座、改造提升城市公厕72座,截至目前全市城区内共有各类城市公厕1223座。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保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枣庄市于2013年8月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健全“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为主线,重点围绕组织领导、垃圾收运处理、业务管理、经费保障、检查考核、舆论宣传等“六项机制”,着力实施了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薄弱村庄道路硬化、环卫作业市场化、资金投入精准化、考核评价全量化、宣传引导广覆盖等“六大工程”,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全域建立了“户集中、村收集、镇(街)转运、区(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到了每村都有保洁员、每村配备垃圾箱(桶)、每镇(街)至少一座中转站,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016年以来,枣庄市建立起职责明确、全面覆盖、运营规范、保障有力、监督高效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环卫保洁管理网络、规范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高效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面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监管制度,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营,城乡生活垃圾全部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市完成所有镇(街)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所有清运转运车辆全面更换为密闭式设备,2处生活垃圾焚烧厂完成技改扩建,台儿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原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840吨/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环卫保洁员15000余人,环卫作业车辆1000余辆,生活垃圾中转站12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餐厨废弃物处理厂1座,全市日均原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量约2300吨/日,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焚烧率持续保持100%。
下步工作中,市城管局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城管为民”理念,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思路,以城乡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环境卫生提标为重点,持续提升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文明生活,为实现“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和工业倍增计划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助推枣庄高质量发展。
责编:葛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