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内

望岳谈丨读懂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2023-01-19

过去五年,山东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五年之后,山东会是什么样子?

换届之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1.8万余字的厚重答卷中,展现着极不平凡五年的成绩单,明确了下一个五年的“任务书”,绘出了开局之年的“路线图”。

读懂报告,就能读懂今天山东发展的水平和方位,读懂今后山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一定能读懂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

为国担当的大事要事

五年跨度,时间不长,但足以检验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成色,看清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总结过去五年成绩时,政府工作报告提炼概括了“三大标志性成果”: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成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

第一件是国家战略的山东担当。

作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

五年来,山东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生态功能重要、龙头作用凸显、文化底蕴深厚等四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出台实施系列规划,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扎实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全面完成,60万滩区群众喜圆“安居梦”,一大批重大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明显提升。

第二件是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光明之路。

动能转换、结构调整,落在实践中就是“壮士断腕、凤凰涅槃”,其痛其难,非亲历不能体会。过去五年,山东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迸发出来的志气与骨气、拼劲与干劲,换来的是经济结构、质量呈现出趋势性、关键性变化:预计“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增长40%以上。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山东在宏观经济大周期中,用新旧动能转换拼出了一个向上向新的小周期。

第三件是山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两个第一”宣示了大事之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

绿色才有未来,高质量发展才有未来。谁在绿色低碳转型上占得先机,谁就能在系统性社会变革中率先换道超车。

同时,报告还从综合经济实力、创新发展活力、乡村振兴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优势、文化强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总结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八个显著成就”,全景式地展现了山东发展关键性变化。

国家要求山东做什么,山东就着力做好什么。

从“三大标志性成果”到“八个显著成就”,山东这些年的一切发展和进步,一一对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厚望重托,对应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省上下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的结果,是亿万山东人民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这是过去五年的成绩单,更是未来发展的奠基石,由此来打量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有准头,有分量,有说服力。

“干”出来的精彩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外部形势严峻复杂、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等多重挑战、多重压力交织叠加的困难局面,山东以统筹之策应对非常之难,扎实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全面实施“三个十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跃上新台阶,预计全年GDP达到8.7万亿,同比增长4%左右,延续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事虽难,干则必成,干必有法。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是实干苦干主动干出来的,更是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干出来的。

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山东善用统筹思维。动态清零阶段,山东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构建日常防控“4+3”、应急处置“4个3”工作机制,有效处置突发疫情。进入新阶段,山东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以更具针对性措施提高防控科学精准水平。

面对现代化发展要求,山东坚持战略思维。从全局高度提高战略眼光、把握战略位势、当好战略支点,全面布局“十强”产业,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山东制造蓄势满满、“升维”出击。由此所带来的,是生产端的“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市场端的直播带货、数字结算、智能物流;是大企业主导引领产业链条、小企业努力“卡位入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

面对激烈竞争,山东善用平台思维。报告中,“平台”一词出现了16次。以平台思维在更大空间整合资源,推动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山东互动耦合,创造新的组合,可以实现价值倍增。2022年,山东突出重大平台建设,科技支撑明显增强,优化整合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达到1830人,展现了山东利用平台优化工作方法的有效实践。

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的方法与策略,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金钥匙。正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以战略眼光谋全局,以统筹之策解难题,以平台思维聚合力,山东高质量发展才能积厚成势,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新突破。

报告提出,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策略方法,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尤其是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求真务实、统筹兼顾,深刻把握各项工作协同性、平衡性,努力争取综合效益最佳。这抓住了事关山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和要害,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

“实”字当先谋未来

正是有了五年成就的“其势已成”,山东才有信心有底气说“跨越提升”其时已至。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山东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任务,报告提出要在推动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实现新跃升。这“五个新跃升”,勾勒了今后五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战书、施工图,展现出“强、富、高、优、美”的山东新图景,描绘出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模样”。

五年看头年,开局很关键。报告瞄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主攻方向,以“十个扎实”、37项具体任务,给出2023年任务清单。从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到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从塑造“十强产业”竞争新优势,到营造民企发展好环境,“十个扎实”里的每项部署,都兼顾“量”与“质”、当前和长远,给出定量指标,细化目标任务,彰显实干底色。

细读报告,可以感到一个字贯穿其中,那就是“实”。实字当头,报告把人民期待的美好愿景落到可操作、可落地、可量化的实处。

——目标切实。报告在部署今年的工作时,列出了30多项任务清单。以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为例,提出今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8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6万家。目标既考虑现有基础,又留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兼顾定性与定量,统筹现实与未来,以切实可行的目标指引行动。

——关注现实。报告里暖心的民生实事,桩桩件件,引发人们热议。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例,措施指向了包括基础设施、公路、自来水、人居环境等在内农村生活现实的难点痛点。方案如果脱离群众生产生活,就会失去生命力;关注现实、着眼实际,就能获得百姓认可,聚起众力众智。

——措施实在。报告中的目标对应了若干细化举措。如大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既强调RCEP的高能级平台作用,也提出办好RCEP区域进口博览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思路做法一目了然。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个个“跳起摸高”的目标,标注着奋进的节点刻度。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压实每个阶段的任务,我们就能心中有数、行有方向、做有遵循,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咱们一起好好干

回望过去,那些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的业绩和成就,并非冰冷数字,而是一亿多山东人抱团冲锋、群策群力,用自律自强、敢闯敢试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落实好“五个新跃升”目标任务,抓好“十个扎实”重点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哪一项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拼搏进取。

到底怎么干?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咱们一起好好干。

好好干,干部就要带头干。

报告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作为重要内容,列出了今后五年政府建设的任务表。

省商务厅分批次组织企业赴海外开展系列经贸促进活动,各市也密集“包机出海抢订单”。不仅出谋划策,还掏出真金白银,这是效能政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实干。

青岛依靠做强特定领域产业链,吸引国新健康、华铁股份、鲨湾科技等公司陆续安家落户。全面完善的配套支持,便捷高效的流程机制,这是服务型政府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靠前服务的实干。

可以说,干部带头干,各方便有信心,资源就能整合,大家才能跟上。

好好干,就要牵住牛鼻子巧干。

牵住牛鼻子,牛才能听话,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往往事半功倍。

过去五年,山东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今后,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就是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2023年重点工作,连用十个“扎实”,每一个“扎实”都跟着一个“加力提效”。扩大内需、强化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既是抓“牛鼻子”的着力点,也是巧干实干的发力方向。

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工作才有准星、发展才有抓手,采取的措施也才会有的放矢。

好好干,就要列出清单、细化落实。

报告细化分解了今年的目标任务,部署安排“十个扎实”重点工作,其中列出了37项兼顾“定性”与“定量”的任务清单,部署了2000个左右的省级重点项目。既立足实际,又着眼未来,让人可期可及。

任务分解了,目标具体了,就要脚踏实地、不舍寸功地干,把每个细节做扎实、做到位,集腋成裘,积小为大,步步为营。

好好干,就要奔着百姓的幸福生活去干。

古人说经世济民,经济是千家万户的生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教育、医疗和养老,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实惠。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各200所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万套,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户……

为民谋福,这是一份份诚意满满的“民生大礼包”,传递的是民生温度,凝聚的是发展信心,暖人心怀、令人振奋。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兑现这些承诺,努力让老百姓更好地“富”起来,让群众生活品质“高”起来,让困难群众脸上“笑”起来。

这是我们的新时代,这是每个人的新征程。山东的明天,靠的是在市场大潮中勇搏激流的企业家,是在流水线上组装零件的工人,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是“你”,也是“我”。

当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团结奋进的山东人民,没有什么挑战能阻挡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奔涌洪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洪杰 尹燕燕 李振 梁开文 禹亚宁 李岳岳 孟焕然 张兆友 报道)


责编:朱忠魁

上一篇:大众日报社论丨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扛牢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下一篇: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