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用真情和实干铺就幸福路 ——我市实施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扶志攻坚工作综述

来源:枣庄日报2020-06-18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啃下“硬骨头”,必须下硬功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精准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策兜底、凝聚社会合力,立足增收和减支相结合,推动基础保障向兜底保障、普惠政策向特惠政策转变,走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点发力的特殊贫困群体脱贫解困、重拾生活信心路径。


创新托管模式


破解增收难题


针对老年及失能贫困户无法独立实施和参与产业项目的难题,我市积极探索“产业+托管+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特殊贫困群体增收。


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通过合作社分红和二次返利实现增收。631户、2018人通过土地流转收入186.38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滕州市舜耕粮蔬专业合作社开展小麦玉米股份式托管服务,20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农民合作社,平均每户增收3710元。


针对贫困户中有果树,但无劳动能力、无管理技能实际,探索实施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协作模式,通过签订托管协议书,委托专业服务队对贫困户果树施肥、剪枝、销售等全程免费托管。


山亭区水泉镇朱庄村贫困户张怀付,将0.7亩果树委托黄金源土地合作社管理,生产管理费用减少支出700多元,实现销售收入4500元。


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畜禽,统一托管给养殖合作社集中代养,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代养合同,养殖风险全部由养殖场承担,贫困户负赢不负亏。


滕州市鲍沟镇将贫困人口种羊,统一托管到天一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中代养,每年贫困户可获得近1000元的保底收入。


做好结合文章


聚合力服好务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失能特困人口,注重脱贫与解困、扶志相结合。


市级财政设立邻里互助资金400万元,全面推进生产互助、生活互助、资金互助等邻里互助扶贫模式。


利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乡镇社区卫生院等,对670名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供养,既解决了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贫困人口最基本生活难题,又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分散居住的贫困户,按照“就近、就亲、方便”的原则,设立邻里互助基金,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服务岗位为引导,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与失能人员自愿结成服务互助组,既解决了3428名失能特困人口“两愁”问题,又解决了缺少陪伴的孤独难题,还让结对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将其他需要照顾家人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实现“两不愁”与增收“双获益”。


高龄贫困人口,注重物质供给和精神慰藉相结合。开展孝善养老扶贫,市级列支孝善养老基金400余万元,按照“子女尽孝,家庭为主,村民自治,政府引导,社会善助”的原则,成立村级孝善养老理事会,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设立孝善养老基金,撬动子女孝善资金3160.7万元,惠及贫困老人23868人次。


针对特困群体生活自理难、购物难、政策对接难等问题,全市组建了拥有1605人的扶贫专干队伍,采取“党组织+扶贫专干+贫困户”的模式,明确扶贫专干在抓好政策宣传、扶贫信息采集、收入动态监测的同时,推行代购、代办服务模式,将特困群众物资代买、政策申请、资金领取等所思所想所盼事项纳入服务范围,满足了特困群体多元化服务需求。


政策保障兜底


守护群众健康


目前,我市已经构建医疗保障全覆盖体系,确保特困户不受病患之累,切实改善特殊贫困群体生产生活状况。


出台《枣庄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实施“乡村医生扶贫”工程,立足乡医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贫困村、贫困户能力。推进“八个一工程”“先诊疗、后结算”“两免两减半”“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措施落地实施。两年时间枣庄市列支专项财政资金2423万元,统一为脱贫享受政策的21.9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全市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两年累计报销9.56万人次,补充报销金额3321.58万元,贫困人口个人住院自付比例降低到8.5%。


峄城区探索设立“大爱榴乡”医疗救助基金,在区慈善总会设立救助基金专户,将“大爱榴乡”医疗救助基金纳入专户管理,保障建档立卡享受政策贫困人口因重特大疾病在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就医住院所产生的费用降到5%以下。

上一篇:十一届市委第十三轮巡察7个巡察组全部进驻

下一篇:联播+丨团结抗疫 习近平这样凝聚中非兄弟情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