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枣庄要闻

枣庄教育大会吹响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号角

2019-05-24

5月23日上午,枣庄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而努力。

市委书记李峰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李爱杰主持。

副市长霍媛媛传达了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滕州市、市教育局、市财政局作了交流发言。

李峰说,近年来,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投入显著增长,去年全市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56亿元,较2012年增长63.2%;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市化解大班额、全面改薄新增校舍332万平方米,中小学大班额占比从2014年的57.4%控制到目前的23.5%,五区一市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0%,较2010年提高28%。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巩固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高中段教育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李峰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教育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是围绕“怎样培养人”,聚焦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目标要求,我市教育事业的最大短板在“两头” ,一是“小”的方面,学前教育资源缺乏;二是“大”的方面,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缺乏。要补齐学前教育总量供给不足的短板。据测算,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8.4万个,特别是受到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影响,预计从今年起我市将开始进入入园高峰,2021 年达到峰值,“入园难” 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要认真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快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67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9.2万个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让入园难、入园贵不再是老百姓的烦心事;要补齐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短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挤” “农村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市大班额教学班占比仍有23.5%;乡村学校不到200人的有211所,且条件相对落后,师资较为薄弱。下步,要针对“城镇挤”的问题,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堵住“择校”渠道,确保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针对“农村弱”的问题,加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持续巩固“全面改薄”成果,重点提升乡村小学办学条件,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网络,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要补齐高中教育特色优势不突出的短板。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普及水平迅速提高,但优势资源不足、特色品牌不多仍是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比如,全市共有普通高中20所,重点优质高中仅有枣庄八中、枣庄三中、滕州一中等,而今年初中毕业生近4.2万人,高中招生有的学校“盛不了”,有的学校“吃不饱”。下步,要本着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原则,一方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强校扩建、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在每个区(市)重点打造1至2所高中名校,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另方面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结合高考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努力做精做强、做出品牌。

要聚焦发展大局,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现在我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高等院校21家,每年可输出毕业生2.3万人,这是我市的宝贵财富。要切实把这些学校建好用好,为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强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要坚持质量兴校、从严治校,主动对接“265”产业集群、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设置教学专业,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级蓝领和工匠人才。要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推动浙江大学与枣庄职业(技师)学院的合作,加快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暨枣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争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共建“鲁班学院” 。要密切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与重点企业“联姻”,强化“订单式”培养,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服务企业发展。近期,要加强与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的对接,筹备举办好“首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打响我市职业教育品牌;深化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做强高等教育。要持续深化与北航、浙大、北理工、北中医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依托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采取联合办学、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做好高校、科研院所的引进文章,努力把枣庄打造成为人才聚集地、创新策源地。枣庄学院作为全市高校的“领头雁”,要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争创全国一流本科院校为目标,紧密对接、主动融入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整体布局,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全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要聚焦增强活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围绕“权”抓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根据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不同情况,把该管的管到位、把该放的放彻底。要把办学的主导权交给学校、交给校长,充分尊重和落实学校在教育教学、选人用人、经费使用、绩效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对学校少一些指令、多一些空间,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让学校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办好学。要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 坚持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依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支持力度,积极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来枣办学,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围绕“人”抓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破解教育领域编制管理、人事聘用、职称评聘、考核激励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重点抓好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确保年底前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经费全部上收至区(市)财政承担和发放,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让教师队伍更有活力;围绕“评”抓改革。现在,在学生能力评价、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考核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现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明确好学生、好学校、好老师的评判标准,坚决破除“五唯”枷锁,营造有利于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是围绕“谁来培养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要提高教师待遇地位。要健全完善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收入分配激励、职称管理晋升机制,认真落实乡镇补贴、健康查体、关心关爱等政策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加大表彰力度,开展好最美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评选推选活动,落实好教师在文体活动、参观学习、医疗体检、出行旅游等方面的优待政策,真正让教师成为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

四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凝聚教育优先发展合力。全市上下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设身处地地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的浓厚氛围。要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要健全部门协同机制。教育部门作为教育工作主管单位,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定期报告工作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发改、财政、体育、团委等有关部门也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各自职能,在教育项目立项、经费保障、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帮助指导,切实为学校建设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要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各级学校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党风、校风、学风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时刻绷紧校园这根弦,加强对校车、食品、消防等风险隐患的排查,抓好学生应急避灾演练,着力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要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场等场所要主动向学生开放,把公共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讯员 朱虎)

上一篇:枣庄交通发展集团招聘优秀人才 报名截止7月31日

下一篇:枣庄市又有5人上禁驾“黑榜”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