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枣庄要闻

创新引领发展 产业迈向高端 ——新旧动能转换看枣庄之三

2019-04-03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背景下,枣庄以创新引领发展,聚焦做实“十强产业”,打造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挺起了枣庄实体经济的脊梁。走进枣庄,我们看到在枣庄产业地图上,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共舞,而创新驱动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动力持久,后劲十足。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等园区通过省级认定。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加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跻身候选城市行列;新增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81个,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7%。


上面这组来自今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字,是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的有力注脚。


创新驱动是赢得未来的杀手锏,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枣庄的实践给我们启示,给我们动力。


打造创新平台


提升产业集聚优势


多年来,有着“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称号的滕州生产的各类中小机床、数控机床远销欧美亚非等各国。今天,因为制造出神奇的叶片,建立世界级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基地又奏响了新的科技创新畅想曲。


走进墨子科创园的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机床车间,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奇机床。现场的工作人员指着三款不同的机床说,它们有三个共同特点,把叶片的加工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通过抛光轮把手工打磨变成机械化打磨,一台机床替代传统的多台机床且能同时加工4—100个叶片,实现高效化。


神奇的叶片背后,去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还有着博士教授领衔创新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叶片是发动机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叶片生产一直靠手工磨削,精度不高、效率低,为实现机械磨削的梦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来到了枣庄,合作建设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研制出我国首台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阵列机床,可年产阵列机床200台,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100万个,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一次能同时加工32个叶片,这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加工成本仅为国外的1/10,能够抛出来世界上最难抛的涡320叶片……能够实现这些技术的高档数控机床,是自主研发设计、国内首创,是机床结构上的颠覆式创新,特别是4—32轴联动高端阵列数控机床,获得国家数控机床重大专项资金支持4000万元。


做世界上最好的叶片,做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人减速器,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的十大技术亮点将助力其实现这两大目标。


科技创新打开制约产业链条延伸的金钥匙。枣庄将创新平台建设放在创新引领产业链的前端。今年加快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山东分院、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枣庄分中心、浙江大学山东工研院等平台建设,探索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依托国家级高端制造装备协同中心、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建设精密机床协同创新中心。


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就要建立健全以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为重点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2018年11月,枣庄市印发了《枣庄市新旧动能转换高端装备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重点抓好高端机床研发及产业化、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着力推进枣庄制造业的蝶变,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发展根在质量、贵在对标、赢在品牌,来自枣庄本土企业的自觉创新意识更加可贵。在墨子科创园,记者听说了一个鲁班机械由“愚公”变“鲁班”的故事。


鲁班机械的前身是一家以生产传统机械设备为主的机械公司,原来的品牌商标是“愚公移山”,主打产品是装载机、小型挖掘机,随着市场的变化产生的瓶颈让公司进入发展窘境,公司研发团队在调研论证后,将应用于高危行业的特种机器人、智能工程机械确立为研发方向。


在将科创精神融入企业生产中的同时,“愚公”公司变身为“山东鲁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出了“鲁班1号”到“鲁班6号”系列特种智能机器人,全球首创的多臂救援机器人、光伏电站清洗设备,还有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蜘蛛型起重、清障破拆机器人”……


鲁班机械从“愚公”到“鲁班”的嬗变,其关键就是科创精神。这是“滕州制造”向“滕州智造”转变的典范,也是枣庄机械制造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本地“鲁班”在创新引领中成长,外地“鲁班”也在枣庄围绕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抓项目中,被请进来念活了“产业经”。


武汉烽火研究的高性能超强抗弯光纤关键技术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突破了美日欧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枣庄本地企业智光通信一直追踪看好这一技术,在政府的帮助下,双方合作建设智光光纤制造项目。随着这一高端科技技术引进落地,一条坚持模式创新与技术应用创新并重,培育本地产业与承接产业转移并行的高端产业链在枣庄应运而生,助力打造光纤通讯产业基地。


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平台,枣庄瞄准的是“国字号”,抓住的是前端高端的先进技术。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平台建成运营,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89个,90%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为了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枣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科技孵化器,枣庄目标年内新增各类创新平台50个以上。


产学研一体


为新旧动能转换赋能


推动技术走向高新,就要制定以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能源新材料是产业风向标。枣庄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引进新技术。在枣庄锂电新城,中材高性能锂电隔膜研发制造项目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湿法同步双向拉伸技术,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新上12条锂电池隔膜和20条涂覆膜生产线,全面提升锂电企业整体竞争力。


其实,面向制约锂电产业发展的领域,枣庄布下了具有强支撑力的科技链。搭建锂电创新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进技术和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从事锂电研究的创新平台,开展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研究,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下放实施细则,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强化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和绩效激励。


创新引领打造锂电新城,建成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专利85项、世界领先技术10项、产品种类200多个,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再以互联网小镇为例。2015年底,枣庄市打造互联网小镇,今天已成长为枣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学与枣庄市共同打造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工程,于2017年9月入驻互联网小镇。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镇因为浙江大学的到来带来了参与团队多、转换效果好、示范作用优的多赢效应。


引进以英国皇家工程院蒋向前院士、国家工程院谭建荣院长等70余名教授、博士为首的11个团队、上百人的庞大科研团队入驻。成立6个院系研发中心、2个国际研发中心、3个校企研发中心。


着眼于创新孵化,成功转化了石墨烯、纳米材料等项目。与国内外校企合作共建13家联合实验室,申请专利107项。孵化、引入微医、上海易教等30家产业化公司,签约合作项目25个。


小镇大动能,不仅仅为枣庄服务,还立足枣庄、服务山东、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先后组织、协调浙江大学百余名专家教授来鲁进行项目对接、技术指导,打造“研究中心—实验室—科技型孵化企业—产业化公司”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转移“1+N”精准服务模式。


下一步,工研院将全面启动浙大“国家大学”枣庄科技园、浙大工研院产业园,建设浙大网新产业园,落地转化鑫桥怡康生物临床诊断试剂、凌鹏自动化特种机器人等10余个产业化项目,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


互联网小镇上的故事告诉我们,枣庄“硅谷”的产学研合作已经登上台阶。


枣庄还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瞄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做好人才支撑,开展“高校行”“城市行”等招才引智活动,在英国成立该市首家海外孵化器,在北京中关村设立首家离岸孵化器……先后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16人。


聚焦“四新四化”


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整合集成


工业互联网规模化的融合应用新模式、新业态还只是“星星之火”,但在枣庄却有了“燎原”之势。“企业确实感受到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转变了发展理念。”落户在鲁南大数据中心的中国机床海淘网负责人说。


新业态的催生,不只需要产业培育的土壤,还要有创新机制的推动。枣庄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枣庄”建设,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着眼于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基础,依托能源、成本、地处京沪中间点和互联网一级节点的优势,以三大运营商为主体建成鲁南数据中心,以浪潮集团为依托建成滕州大数据产业园,打造继济南、青岛之后,省内第三个一级节点,形成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小镇共同促进发展的网络经济产业园。


在工业机床生产领域,引进了浪潮工业互联网、海尔COSMOPlat,对普鲁特机床、正凯新材料、金山机械、康力医疗、同泰维润等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在农业领域,建设了马铃薯大数据平台,构建包括种植、气象、供求、安全等8个指数的马铃薯指数体系,打通马铃薯的市场定价、收购、销售等环节信息流,对农业生产经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旅游产业领域,搭建枣庄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旅游客流量、常用APP、出行方式、年龄分布、客源地等数据信息,促进了全市旅游的精准管理和精准营销。


……


枣庄的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发展到近200家,被命名为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大数据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悄然推动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产业,新动能,新作为。枣庄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成为以“四新”促“四化”,集聚优势、集成要素、集中发力,推动特色产业在动能转换中向产业集群集结的鲜活案例。


创新发展,引领未来。突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政、研、企合作“彩虹工程”,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枣庄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激发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动力。


短评


以创新撬动未来


◎刘杰


创新意识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模式引人注目。枣庄以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地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谋划创新发展,抢占发展先机。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我们要振奋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潍坊人改革创新、领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创造新经验新业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在谋划发展、改革创新上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勇于突破。要放眼全球集聚创新要素,持续创新,推动产学研紧密融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撑,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激情干事、担当作为,在实干中加快创新发展,在奋斗中创造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刘家义主持召开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下一篇:我市开展“保卫蓝天百日会战”

  •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