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特色文化

山亭古时真的是一座亭子,起源已成千古之谜

2018-08-24 15:45

山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枣庄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山亭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15000年前的细石器时代。2003年,山亭区东江遗址出土了15件细石器,这是枣庄地区有人类活动的最早实物证据。

古往今来,勤劳勇敢的枣庄人民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区,也是左丘明等历史名人故里,有“东方君子之国”之称。


《青山绿水美山亭》(于雪君 / 摄)

但是,这个地方为什么被称为“山亭”呢?

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记载:“山亭在高山前,於菟城后,飞云台上,俗传於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以此,亭废台尚存。

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记载:“山亭在高山前,於菟城后,飞云台上,俗传於菟丞相筑,山亭之名以此,今废。”

由此可见,“山亭”之名是因一座建于高山之前、於菟城后的飞云台上的亭子得名。根据描述,这座亭台应始建于东周时期。所毁时间无考,理应在明朝以前。

关于这座亭子,有一则民间传说:唐明皇年间,在飞云台上建玉皇庙一座,玉皇庙前建亭一座,上有鳌鱼和麒麟造型,人称龙头鱼身、蛤叭狗子张嘴兽。

山亭区内的玉皇庙有两座,一座是长城玉皇庙,位于水泉镇长城村东南方河东岸约100米初,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另一座是尚岩玉皇庙,位于水泉镇尚岩村西南方约0.5公里处河北岸,始建年代不详。这则民间传说所指的玉皇庙疑为后者,玉皇庙前建亭一座确有其迹,所建年代不详,1972年整大寨田时此庙遗址被毁。

关键词:“高山”

《滕县志》记载的“高山”,又名翼云山,海拔624.2米,是鲁南第一高峰。根据翼云山“泰山行宫”碑文记载:“山与云连,朝夕往来,烟雾白云与山交会,双峰白云吐扬,故名之曰翼云。”因其高入云端,俗称高山。


《翼云山远眺》

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高山,由西侧视之,则圆如覆钟,从南面之,则为两峰双插云间,颠有泉,名曰天泉,可饮千人,两峰头俱有寨,登之四望,则众山如儿孙罗列襟带间,以其高故名高山。”

清乾隆三十五年《兖州府志》载:“高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两峰突起,有泉,可饮千人,谓之天泉。”

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记载:“高山,由西侧视之,则圆如覆钟,从南面之,则为两峰双插云间,颠有泉,名曰天泉,可饮千人,两峰头俱有寨,登之四望,则众山如儿孙罗列襟带间,以其高故名高山也。”

关键词:“於菟城”

《滕县志》所载的於菟(wū tú)城,遗址位于山城办东山亭村前十字河南。据1982年调查,东西长300米,南北200米,现存长40米、宽30米、高5米的高台。

於菟城居于高地,扼守着薛河北岸的东西古道,是一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要塞咽喉之地。据当地许多老人回忆,旧时的城顶并不是田地,而是山亭地区贸易的集市 ,当时肆店林立,商贾云集,辐射周边40华里甚至更远,有沟通山里和湖西的“旱码头”之称。

於菟城地图

清乾隆三十五年《兖州府志》载:“於菟城在县南七十里高山前、薛河南,或云是於菟将军镇守高山之城也,楚人称虎为於菟,山必有虎祠以铸之耳”。

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载:“於菟城在县南七十里高山前、薛河南,或云是於菟将军镇守高山寨之城也。”。


根据明清两代《滕县志》的有关记载和民间的典故传说,於菟城得名于於菟丞相(或说於菟将军),建设年代目前比较普遍公认的观点是在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40年左右。

查小邾国历史,从公元前653年到公元前566年,衔接时间无考,此阶段正是齐楚争霸,楚国北上最鼎盛的发展时期。


於菟城遗址

楚文王时期,齐、楚已呈对峙之势,但楚国因楚文王早死,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至公元前664年,斗子文被任命为令尹,楚国政局才渐趋稳定。楚成王、斗子文执政后,面对齐桓公这位赫赫威名的霸主,在争霸中取得了重大的业绩。

公元前655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以定周太子之位,周惠王不满,使周公宰孔召郑文公,不与盟。楚国乘机举兵灭掉了齐国的姻亲国弦国(今河南息县、潢川间),以打击齐桓公。此时,斗子文为加强御齐的力量,便在山亭地区建立了这一处与齐国对峙的军事重镇。

至于为什么要用“於菟”为此城命名,可能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此时的斗谷於菟是位高权重,名声鹊起,已被楚国作为圣人并到处建庙纪念,用“於菟”为城命名,以示威重。二是楚人称虎为於菟,此城为山城,山有虎才能威震四方,故以“於菟”命名“以铸之耳”。

於菟城既是齐楚对峙的桥头堡,又是楚国中央集权的代理人,具有军事和政治的双重意义,是直属楚王的集军事政治于一体地方行政机构,不是卿大夫的封地。这里的军力、财力均由中央调遣。

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著《封建考论》一书中这样介绍,“郡县制发端于春秋时的楚、晋,战国时普及列国”,“秦代时推广,使郡县制完备化”。於菟城作为楚国郡县制的试点,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以至到了明清时代,史志仍不断沿承记载,影响之深可想而知。


东山亭东南遗址文物保护碑

在文化方面,小邾国文化的原始基因是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於菟城作为楚国的直属边塞,南方的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等便一齐汇集涌入到这里,从而使鲁南文化具有了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传播性和交流性的特点。

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记载:“峄县当鲁与齐、楚之交,英雄战争之地也。”“所赖先王礼义之化,洙泗之教,犹在人心,然风移俗易迁染于诸国者亦多有之,其质直怀义类鲁,其宽缓阔达类齐,其轻剽任气类楚。”

由此形成的鲁南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兼容并蓄,既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南北交融的新文化,为淮河流域苏鲁豫皖的亿万人民所喜闻乐见,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飞云台”


《滕县志》所载“飞云台”位于薛河北岸200米,隔着薛河与於菟城遗址南北相望,相传此台为於菟将军的点将台,也是军事瞭望台,在於菟城正北面,於菟城跨河垂直距离飞云台190米。民国年间的军事战略地图上,仍以“飞云台”作为军事地标。

旧时飞云台,据传高18米,直径25米,高耸入云,时有云彩掠过。2013年,山亭区以历史上的“飞云台”为元素,重修翼云阁。


翼云阁


翼云阁,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阁”。位于山亭文化广场中心,阁高62米,九级,定位为山亭地区地标性建筑,主体宽40米,高62米(为翼云山高度的十分之一),总建筑面积6962平方米,主体工程共分9层,其中地上7层、地下2层。


翼云阁源于最早的滕王阁。隋唐时期,山亭北部地区属滕州。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食禄滕州(今山东滕州),并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为“滕王阁”(已被毁),后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关键词:“於菟丞相”

《滕县志》所载“於菟丞相”应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谷於菟。


“於菟”,是古楚语音“虎”, “wutu”转切连读音“hu”。“於菟”即是“虎”。

於菟,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本名斗谷於菟,生卒年待考,芈姓,字子文,斗伯比之子;楚国斗邑人(今湖北郧西)。

於菟在楚成王八年(前664年)至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任楚国令尹二十七年。於菟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齐楚争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楚成王时期的楚国著名的令尹。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吴起、黄歇、李园),实不多见。因为北方齐鲁之地,没有令尹这种集文武权利于一身官职,所以乡人多俗称他为於菟将军,或是於菟丞相。

斗谷於菟

那么,楚国令尹斗子文,为何叫“於菟”,也即是“老虎”呢?

对此,《左传》中有详细记载:西周末年楚国国君熊仪,始受封于若敖之地,随得号若敖。他的芈姓子孙们有有一以他的“若敖”号为氏,遂为芈姓最大的一个家族。另一个家族为“成”,权势不及若敖氏。

楚国国君熊仪若敖在郧国娶公主为妻,生了斗伯比。若敖死后,斗伯比跟着他的母亲被养育在郧国。后来斗伯比和郧子的女儿私通,生了斗子文。

郧夫人让人把子文丢弃在云梦泽大湖边的草丛里,命大的子文,有母老虎给他喂奶而没死。郧子在云梦泽狩田打猎,看到这个母虎喂乳小孩的场面后,害怕而回到宫里来了。

夫人就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郧子,郧子认为孩子不死必有后福,就让人到湖边把孩子重新捡来收养。

楚国人把奶叫做“谷” ,把老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谷於菟。郧子还成人之美,把他的女儿嫁给斗伯比做了妻子。

后来,斗谷於菟做了令尹,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於菟丞相,或於菟将军,并在山亭地区修建了於菟城。


《滕县志·古迹补》载:“於菟城后,水湔一石,刻诗云:‘倒流有无水,有石却无山。银瓶盛翠玉,挂在树枝间。’不知何代何人作,其义不晓,殆异人隐语也。”

斗转星移,刻有诗文的石碑早已不知去向。然而,当年“异人”为什么将一首难以理解的诗文刻在石头上并埋在城后?他要告诉后人什么?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郭启源《山亭名考》;

山娃《山亭城市地标与雕塑》;

沙朝佩、王运峰《於菟城遗址》(收录于政协山亭区委员会编《山亭人文自然遗产》,枣庄市档案馆藏);

张令海、翟博文《山亭人文——於菟故城初探》。

上一篇:枣庄民间缝绣技艺

下一篇:产业融合促发展 美丽乡村惠民生--万庄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 举报
关闭
同类美丽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