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油豆角的身影。河南女生徐海伦几年前来到黑龙江大学读书,第一次品尝到东北铁锅炖中美味的油豆角时,还不知道自己将和油豆角结缘。
油豆角是黑龙江优质农产品的一张名片,种业则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徐海伦的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冯国军,已经带着科研团队研究油豆角近30年,育成了21个新品种。为了将这些新品种播撒在更广阔土地上,让更多种植户享受丰产带来的富裕生活,科研成果不能只在“墙内开花”,徐海伦作为学生团队负责人,在黑龙江省创业教育学会下成立了东北油豆角创新创业研究推广中心,以多学科融合的模式探索为油豆角产业开新局。
通过走访调研,团队发现了科研面临窘境的原因:新品种在没有广泛种植时,市场知名度不高,很难被农户接受;了解新品种的一些人私自拿去繁育后冠以通俗易懂的名字对外销售,“虽然这些自行繁育的种子看上去‘很厉害’,但收成稳定性并不好”。
他们还发现,即使在黑龙江省内,愿意种植油豆角的农户也不多。“他们在市面上购买的油豆角种子,品质高的品种产量低,产量高的品种品质低,收益很少。”徐海伦说,以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宏程村为例,当地土地干旱,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团队推荐他们种植矮生油豆角品种,“一开始并没有人愿意种,大家都觉得不挣钱。只有一户进行了种植,成熟后两天就卖了1000多元,比一年的收入都多,从那以后,村里越来越多农户找到我们购买种子。”
收成好、收益高是对新品种的最好宣传。“之前种植多的品种可能还是十几年前研发的,现在我们根据种植情况分为了21个新品种,如优质高产的‘黑大紫冠’、适于保护地栽培的‘黑大绿冠’等。”徐海伦介绍,他们选择在绥化市兰西县建立核心示范区,将21个新品种都进行种植,用实际收成来说服农户。“虽然是今年才开始种,但还是有很多农户打电话抢着订购种子,甚至要提前交定金”。如今,黑龙江大学还与兰西县共同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注册了“黑龙江油豆角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将兰西县打造成油豆角种业的“硅谷”。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探索发展“小院”经济,油豆角作为房前屋后都能种植的作物“大有可种”。“播种后两个月左右即可收获,经过改良后的新品种,可以收获很多茬,收益也就多了。”徐海伦说。今年再次来到宏程村时他们发现,从最初只有一户种植他们的新品种油豆角,已经发展到现在家家户户种植,种植品种也已更新了三次,“还有一户做对外蔬菜批发,蔬菜大棚里种的都是我们的新品种”。
不仅如此,他们在为农户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引导科学种植的同时,也了解新品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徐海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很多农户反映出现了“变黄的叶子多了”的情况,“村里人认为是因为今年天气热、雨水少导致叶子变黄,我们过去看了后发现,其实是种植行距太小了导致密不透风,影响了后续生长”。他们还与一些地区的农业技术服务站进行合作,随时进行技术指导。
有意思的是,他们调研时还发现,“以前老百姓种的油豆角品种,名字都透着黑土地的质朴,如‘兔子翻白眼’‘家雀蛋’,能让人想起豆角种子的性状,‘大马掌’‘后弯钩’‘秤钩子’等描绘出豆角荚的形状,等等”。早前培育的种子多以“冠”字命名,如黄冠、丰冠、吉冠、巨冠等。为了迎合老百姓习惯,团队改变了命名方式,“现在的新品种命名力求简单、形象。像‘满堂彩’,以此命名是因为油豆角果实黄里带红,十分喜庆。”
为了将油豆角全产业链推向全国,这两年,他们还研发推出了适于北菜南销的新品种“黑大玉冠”和适于速冻加工的专用品种“黑大巨冠”。“为什么南方种植不了油豆角?最主要的是温度问题,在超过25度的生长环境下,油豆角这类作物就会落花、落荚,长势特别差。我们需要试验培育出耐高温的品种”。为此,他们在老师带领下,在广东、海南、甘肃等地都进行了杂交试验培育,如今这些新品种已销往山东、河南、新疆、广西等地。抓住新媒体传播手段,油豆角产业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也开始被社会大众熟知,“朋友圈”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大。
徐海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除了工作带给他们的成长外,团队成员更是感受到了“扎根黑土地”的魅力。每年4-10月,他们会到试验田参与人工授粉,配出多种杂交组合进行种植试验,精选稳定品种后再扩大繁殖,“从最初一天只能授粉40多组,到现在我们每天能授粉200多组”。
这两年,他们还为油豆角创建了“指纹图谱”,“之前都是用肉眼去看油豆角的具体品种,现在只需要一小块豆角植株组织,通过实验对比指纹图谱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品种”。在他们看来,“指纹图谱”对深入挖掘菜豆种质资源,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并对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黑龙江大学与兰西县人民政府联合今夏主办了2021年首届油豆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他们希望,在推进油豆角产业合作的同时,为油豆角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