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政策资讯

大学生创业新趋势:六成学生想创业,二线城市为首选

2018-01-10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推进,一批批大学生开始不断探索商业领域新模式。目前什么领域、哪个区域最受大学生青睐?有何难点、缺啥资源?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政府“双创”政策的落实,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9月26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京发布《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国内100所高校及2797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研,从创业意愿、意向创业区域和领域、创业资金来源等多个维度,对高校生“双创”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六成大学生对“双创”感兴趣创业动力主要为个人成长

  《报告》显示,24.56%的大学生对创业非常感兴趣,40.58%的大学生对创业比较有兴趣,累计超6成高校学生对“双创”感兴趣。

  对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群体中,什么专业占比最多呢?《报告》对非常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学生群体从专业分布进行交叉分析。各专业中表达对于创新创业意向的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工学类表示很感兴趣的比例相对于比较有兴趣的比例高出5个百分点,工学类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为显著。

  而值得注意的是,相对经济收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选择创新创业的驱动因素看,近半数人(42.08%)认为创新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近三分之一(28.32%)的人认为创新创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经济收入因素虽然位居第三,但与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相比仍有差距,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创新创业的本质所在。

  二线城市、高科技行业最受青睐缺乏资金是学生创业主要困难

  在创新创业区域选择方面,49.62%的高校学生选择二线城市为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超过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线城市的比例(32.46%)。

  与创业地点多元化相似的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行业(模式)选择也更多元化。在各意向创新创业的行业(模式)中,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领域是高科技行业,占比达到24.35%。

  在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认知中,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缺乏创业资金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占比高达61.37%。

  如何解决高校生创业钱不够的问题?在创新创业资金来源方面,高校的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和向政府部门申请的创新创业资金成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时考虑的主要资金来源,占比分别为20.94%和19.93%;选择向银行贷款的比例排在第三位,达到17.32%。

  98%高校学生呼吁开展“双创”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备受青睐

  对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了解情况而言,选择知道一些的高校学生超过一半(51.23%)。总体而言,对创新创业配套服务有所了解的高校学生占比达到86.27%,了解情况较好,也体现出当前高校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宣传、落实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在被问及高校是否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97.93%的学生表示有必要。

  大学生最青睐什么“双创”教育形式?《报告》显示,邀请创新创业领域专家讲授创业课程最受高校学生欢迎,比例高达42.33%,邀请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或开展培训的受欢迎程度次之,比例达到26.42%。

  政府、校园、社会共推“双创”为学生提供“全链条”培育和服务

  《报告》建议,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设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予以认可和必要的支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予以相关税费的优惠和减免等。

  第二,引导高校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通过创业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续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地方政府层面,可以从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两个部分着手为该区域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如设立区域内的高校创新创业资金池,区域内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在本区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等。

  具体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重点省份酌情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鼓励开展创新创业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同时,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新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

  而在高校层面,报告则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与支持。如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开放校内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源的支持;设立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孵化机构;根据自身能力设立校友会创业基金或与企业联名设立创业基金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最后,从社会层面看,报告认为,需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有更多的宽容与支持。在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需要做好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保障。如面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实施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补助等措施;设立心里辅导和引导基金,帮助创新创业失败学生重新就业或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 郭艺萌)

上一篇:「创业故事」安徽小伙来枣庄创业,给峄城石榴“变身”

下一篇:创业方向与机遇在哪?不妨问问大数据

  • 举报
关闭
同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