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2日 14:51:06

双山村位于凫城镇东北部,地处两道山梁之间,下辖4个自然村,共有226户、1026人,其中贫困户20户、63人。耕地面积770亩,山林1350亩。2016年人均纯收入8873元,村集体收入不足1万元。2017年4月以来,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千方百计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抓班子带队伍,做基层工作的有心人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庄要发展,必须要靠有战斗力的村党支部。住村后紧紧围绕抓党建这一中心,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落实依规管党治党要求,严肃组织生活,健全各项制度,不断提升办事能力和治理水平。一是抓班子带队伍勇担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组织班子成员“走出去”,开眼界、找差距、学经验,加强培训提升,提升村班子成员干事创业、富民强村的能力和信心。二是抓制度严管理促规范。建立完善“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项目招标监理等各项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四议两公开”、村干部坐班等各项制度,强化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理念,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抓学习强意识做表率。注重强化党员管理,建立党员积分考核制度,通过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方式,使党员由“无职”变“有职”,由“无位”变“有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抓载体讲团结聚合力。以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开展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党员等,使党员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

28日党员活动日

谋发展促脱贫,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从输血到造血,真正激活村民、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是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工作。入村后,积极搞好需求对接,推动政策落地。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将原有的144户499人,识别调整确定为20户63人。在此基础上,区别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分别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其中3户享受五保政策、9户享受低保政策;对部分贫困户采取了以入股分红方式增加收入,各项扶贫分红资金共计45300元;对3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其中1户新建2户维修。2018年,双山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是管好用好帮扶资金,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进行投资,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5万元。三是投资70余万元建设占地30余亩的名优林果示范园,种植各类优良果树2500余棵,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带动示范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种植,促进产业发展。四是结合“三资”清理工作,清查集体山林、荒山租赁,并收取承包金7000余元,增加了集体收入。五是帮助协调东西小观村民成立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利用村集体闲置场院用地建设加工车间,将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进行初步加工,增加附加值,促进村民增收。

慰问贫困户

解难题办实事,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户事组事整村事,一点一滴总关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一些事关群众利益的急事、难事。一是整修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70余万元,分两期硬化混凝土路面8000平方米,对原有道路重新铺设改造4000平米,新铺设生产路2000平米。二是创建美丽乡村,美化村居环境。投资130余万元实施了美丽乡村创建工程;增添群众休闲和活动场所,打造了孝善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条街,使村庄“美起来”;开展村庄绿化格局,使村庄“绿起来”;在村道路两侧及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和LED路灯80盏,使村庄“亮起来”;结合“三堆两垛”清理和公益岗位设置,使村庄“净起来”。通过努力,2018年双山村获得省级卫生村和市级“四德村居”称号。三是投资80余万元,建设以乡村记忆馆为主体,建筑面积达56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大院;安装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解决道路安全隐患,针对部分路段坡陡弯急无护栏的问题,修建护栏200米,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整修后村间道路

村史广场

真心为民,民才爱戴;诚心为民,民方拥护。春风润物,细雨无声,只有扑下身子,撸起袖子,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做好,不断带领双山村干部群众“发家致富”,才能担负起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和责任,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两年第一书记的住村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困难与艰辛,也成为我生命中的珍贵记忆,衷心祝愿双山村发展越来越好、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