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4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司局负责人毛群安介绍,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广大疾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疟疾发病数持续下降。上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达3000万人以上。到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全国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2672例、输血感染病例3例。同时,有99.5%的区县、83.3%的地市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上海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消除疟疾的省级行政区域。
毛群安说,自实施《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以病例和疫点为中心的“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策略,特别是实行消除疟疾“1-3-7”工作模式(“1”指疟疾病例诊断后1日内报告,“3”指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指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从技术上规范了基层机构对病例的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规范了传染源控制和疫点处置要求。该工作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推广,并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文件《疟疾监测、监督与评估指南》中。
毛群安指出,虽然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清楚地认识到,疟疾的病原广泛存在,要继续保持防控状态。要严密监控我国境内可能发生的疟疾疫情,一旦发现应及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处置。和疫区相邻的边疆地区,是疫情防控的工作重点,要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要重点防止境外疫情输入,相关部门配合,尽可能早地、准确地发现输入病例,并及时救治。力争尽早实现2020年最终消除疟疾的目标。(记者甘贝贝 实习生张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