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info@lnmedia.cn
2017年10月11日 10:49:06

  (枣庄台:张亚伟 赵健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枣庄市立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陈圣国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主动申请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医院参加援疆工作,把医者仁爱之心融入援疆工作,深入基层,服务职工群众,赢得了当地患者的认可,用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最美医者仁心。

  1986年,陈圣国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南方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条件相对落后的枣庄市立医院。怀仁行医,是陈圣国行医的准则。陈圣国一直说:“在给病人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给病人省钱,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疗效,作为我来讲,始终坚信这一点。”

  陈圣国所在的心内科是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也是医患矛盾易发区。病人家属有时存在送红包的行为。执拗不过家属,陈圣国为了照顾患者家属心理,收下红包然后悄悄交到收费处核算到病人治疗费用之中。

  仁德如斯,仁心如卿。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三十余载悬壶染霜华。不论是在山东还是在新疆陈圣国没有违规收受红包一次。不违医德,成了他比自己的业务最值得自豪的事情。陈圣国常说:“拿了红包真不安稳,因为说实在的,病人已经得病了,已经雪上加霜了,医生得到的最大的安慰就是病人能够健健康康地出院。”

  今年年初,陈圣国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医院参加援疆工作,同样也把医德仁心带到了新疆。除了每天接诊病人,他还和同事们深入牧区、社区基层,摸清片区患者基本情况,送药送医上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凭着良好的医术医德,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并和陈圣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术,陈圣国和他的团队很快在团场赢得了“好口碑”。

  良药苦口利于病,行医虽苦利于行。同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医院参加援疆工作的郝清顺说,跟陈圣国老师在一起,除了学到了医术,更多的是深层次懂得了行医的品德。郝清顺说:“陈圣国老师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技术也很精湛,是我敬仰的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从年龄、身体等方面,陈圣国并不是援疆的第一人选。但是考虑到科室的人员都比较年轻、对援疆生活可能不适应,他还是第一个报了名。

  今年2月份,陈圣国和其他两名枣庄市立医院援疆医生一起来到了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医院,开展援疆工作。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碰上了风吹雪,从小在东北长大的陈圣国还是有些出乎意外。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外,更多的是医疗资源的匮乏。刚刚放下行囊,陈圣国就和同事们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摸清情况。

  在国庆节前夕,陈圣国又带上药箱为他的老朋友王宗全检查心脏手术恢复情况。王宗全是陈圣国来到西山农牧场医院救治的第一位患者。今年三月份,一直有慢性心脏病的王宗全,突感身体不适,去乌鲁木齐市里的大医院已经来不及,陈圣国的急救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说起这件事,陈圣国说当时考虑到现有的条件,心里也没有底,但是能够尽最大努力进行抢救,是自己医生的本分。王宗全经常感慨的说:“多亏了陈医生,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然,我的老命早就没有了。”

  立足本职做好援疆工作,陈圣国也是这样要求团队的成员的。庞立文也是来自枣庄市立医院,是一名80后的医学硕士,也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第一次远行援疆难免有些不适应,他说陈圣国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朋友,更是一位家长。庞立文说:“陈圣国老师各方面经验多,见识也多,给我们的生活帮助太多了,他对于整个枣庄援疆的医疗人员来说是一种凝聚力。”

  同样来自枣庄的援疆干部,担任山东省援兵团党委西山党支部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党委常委 副场长的张德伟对陈圣国的评价是:“ 陈圣国是枣庄医疗团队中,职称最高、医术、医德最受当地欢迎的一位老共产党员,来到兵团不足一年迅速融入到当地,结亲戚、交朋友、发挥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时光荏苒,经历了季节变化,新疆的沙枣、马兰、胡杨给陈圣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想初心,他说自己更喜欢胡杨。陈圣国说:“胡杨在艰苦的环境中能顽强生长,这象征一种兵团精神,援疆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会继续把援疆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为新疆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安全屏障。”

  注:(照片中戴眼镜的医生是陈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