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枣庄市首批价值33万元的二手车顺利报关出口,实现了我市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零突破,标志着我市二手车试点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年以来,枣庄海关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引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战略部署。1至5月份,枣庄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7.1亿元,同比增长30.3%。
开放平台塑支撑
枣庄海关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全力支持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我市外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支持枣庄市临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该项目目前已纳入山东省“十四五”对外开放重点工程。抢抓跨境电商B2B出口政策试点机遇,举办跨境电商政策专题培训,3月2日,我市首单跨境电商B2B货物顺利通关,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的零突破。6月1日,价值33万元的二手车顺利报关出口。截至目前,共出口二手车9辆,货值60余万元。在全国首创“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物流监管模式,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属地查验、属地放行”,进口货物实现“车船直取”,每箱货物可为企业节约费用400元左右。1至6月份,监管集装箱量同比增长39.7%。截至目前,我市共开通运营“枣庄-莫斯科”“枣庄-波兰”“滕州-哈萨克斯坦”3条欧亚班列,打通了我市东西互济、双向开放的物流大通道,目前已发运欧亚班列9列。
深化改革聚动能
枣庄海关优化进出口环节审批监管,全面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开展“码上办”自助服务模式,形成“码”上办事、“码”上普法、“码”上认证、“码”上入网等48项“码上办”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灵活形式,推送到全市500余家企业,“码上办”二维码30日内最高访问次数达500余次。
大力推进“两步申报”进口通关模式。企业仅凭提运单的主要信息完成概要申报后就可提离货物,在运输工具进境后14日内再按要求进行完整申报,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截至5月底,枣庄海关“两步申报”应用率已达31.1%,高于青岛关区平均水平。
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开设快速通关专用窗口,实施“提前预约+提前申报+到厂查检”快速通关方案,确保通关“零延时”。将分散不同科室的6个审批事项全部划转到一个科室,做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电子流转、自助出证”。今年6月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2.1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37小时。
创新“无介入”式监管新模式。海关使用技术手段与企业ERP联通,通过数据的自动提取、加密传输,实现了在零接触、无干扰前提下的严密监管。通过系统开展“互联网+稽核查”作业,让传统的实地监管变成可以远程开展的“无介入”式监管,既提升了监管效率,也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助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精准把脉优服务
作为属地海关,枣庄海关始终秉持“枣庄好、海关好,枣庄发展、海关有责”的理念,发挥统计监测预警职能优势,围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重点领域开展数据分析,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5月25日,山东集律博物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员走进枣庄海关报关大厅,为公司出口到马来西亚的一批毛笔办理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凭借这份原产地证书,货物到马来西亚后可免缴税率为5%的进口关税,仅这批货物税款减免就超过32万元。”公司总经理刘畅说。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关税优惠的货值达到2100多万元,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出口量同比增长442.6%,使“鲁笔”这一非遗老字号在国际竞争中焕发新的活力。
“原产地证明是企业享受自贸协定项下关税优惠的凭证,被誉为‘纸黄金’,能否方便快捷地办理原产地签证业务是广大外贸企业普遍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枣庄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耿道君介绍道。截至6月底,枣庄海关共审核原产地证书4786份、金额1.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4%、39.7%。
枣庄海关深入开展“进百企、解百题”“双百”活动,29名企业协调员进车间开展“蹲点式”帮扶,精准制定18项服务群众实事清单和23项AEO企业便利清单,推送辖区500余家企业,协调解决注册备案等困难问题12个。指导不锈钢企业用好综合保税区政策,应对税收政策调整,帮助企业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截至目前,我市共对外推荐注册11家,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38家,备案出口食品原料基地27家。
做好政策性减税降费工作。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对辖区集成电路制造等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定向服务,提前对接项目,根据企业运营特点和实际需求,详细介绍政策规定和办理流程,针对性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助力企业最大化享受政策便利。今年前6个月,累计审批减免税货值226万美元,为我市企事业单位减免税款83万元。(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郜振民 李明)